清穿之德妃日常_作者:柳锁寒烟(259)

  果然,胤禛见他这幅反以为荣的样子,顿时勃然大怒:“三倍的兵力交到你手上,还叫他跑了,你现在就已经在宗人府大牢了,还能坐在这里跟朕说话?岳钟琪是干什么吃的,年羹尧又是做什么的,大清能带兵的人就只剩下你一个了吗?”

  胤祥在一边捂脸沉默,四哥这些年修身养性,面对八1九十等人都能脸上带笑,偏偏到了十四这儿。一个是关心弟弟,一个是尽力杀敌报答哥哥的事,也能被他们吵成势不两立的模样。

  胤禛还在喋喋不休地数落:“你哪次上战场,额娘不是担心得饭都吃不下。胤祯,你是要陷朕于不孝吗?”

  十四这才闭口不言,转过头去,似有悔意。

  胤禛眼中流露出欣慰之色,语重心长:“别再叫额娘担心了,康熙四十五年你自己说过的话可别忘了。”

  然而此刻外头恰好传来太监通报的声音:”太后娘娘驾到。“

  绣瑜一身明黄吉服的身影出现在视线里,十四立刻就换了副脸色,急切地喊了额娘。

  绣瑜被小儿子苍白憔悴、不修边幅的外表骇住了,下意识地往床边坐了,问:”这是怎么了,大胜归来,明明是喜事,怎么还吵起来了?“

  不等哥哥说话,十四先一脸自责地叹息一声,忧郁地叹道:”虽然是大胜,罗卜藏丹津伏诛,却叫他儿子跑了。皇上怪罪我,也是应该的。“

  绣瑜心里又怜又气,一手揪了他的耳朵:”你就瞎编吧,还’皇上怪罪你也是应该的‘,说得倒像你是主帅似的。人家年羹尧才是抚远大将军!“

  十四被额娘毫不留情地戳穿,趁机出言各种胡搅蛮缠,哄得额娘一会气一会笑,又给两个哥哥使眼色。

  胤禛恍然大悟,示意十三也上前卖萌。绣瑜被三个儿子围在中间,一直到晚上一家人齐聚永和宫用膳的时候都没想起问十四的伤。

  酒足饭饱,胤禛留了两个弟弟在永和宫陪伴额娘,准备起驾回养心殿处理政务。十四扶着小太监的肩膀追到了游廊上,黑着一张脸不情不愿地提醒道:”年羹尧此人,一如秦朝李斯,有本事,却骄狂自大,目中无人。皇上若信我,便压着他些吧。“

  胤禛看着他脸上露出一点笑意:”你以为朕为什么派你去西北战场?就凭你天天找额娘哥哥哭诉吗?“

  十四目瞪口呆:”你,你,你拿我震慑年羹尧……“

  胤禛转身道:”自己挑个喜欢的封号,尽快告诉朕。“

  养心殿,第二日御门听政结束后,岳钟琪向胤禛禀告西北边防一事:”大将军已经身负练兵重任,再加军粮运输的职责……“

  ”加,怎么不加?怡亲王在内务府太过屈才,让他跟年羹尧一起主理此事。十四阿哥闲着也是闲着,把练兵的事分一半给他。”

  岳钟琪心里一惊:”皇上?“有兵有粮,要是他一时性起造个反怎么办?

  胤禛笔走龙蛇,一边下旨一边说:“没有野心是庸人,只要他不是无可替代,就没有跟朕叫板的资格。”

  第113章

  皇帝用用金银定七万、槠钱七万、书段千端、槠帛九千、馔筳三十一席、羊十九、酒十九尊, 送别了贵妃。

  康熙一个人沉默地在奉安殿待了一晚上,足足半月没进后宫。然而不管没了谁, 宫里的日子还是要过起来的。敬事房递牌子的托盘中加了皇太后的信物, 催促皇帝尽快恢复在后宫走动。

  眼见就是年关, 宫里又张灯结彩,御膳房的厨子绞尽脑汁地想那每年不重样儿的菜式菜名, 什么”福如东海宴“,什么”四海升平席“。恰逢朝鲜遣使进贡, 御膳桌上还多了一道名叫“八方来朝”的饺子宴。

  除了十阿哥秃秃的发辫叫人看了心里空落落的之外,贵妃存在的痕迹越来越少。

  绣瑜因为那日清晨冒雪前去探望贵妃小病了一场,倒叫孩子们好一阵紧张,一日三趟地过来请安。

  这日她刚从沉睡中醒来, 一夜好睡, 身上汗津津的,倒是松快了许多。抬眼却见屋里漆黑一片,静悄悄的不知是何时辰。她只当天还未亮, 下意识地唤值夜的宫女。

  却是夏香从外头进来,笑道:“娘娘醒了,快打水来,收了帘子。”

  强烈的日光透过窗纸猛地照进屋里, 耳边同时响起廊檐下叽叽喳喳的鸟雀声,甚至还有前朝祭神的鞭炮声、给太后唱戏准备的昆戏班子吊嗓子的声音远远地传来, 分明早已天光大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