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瑜也猜到几分,不由更加心疼,轻轻地摩挲着他脖颈见细嫩的皮肤,一叠声地叫拿点心上来。
吃药有额娘吹冷了喂到嘴边,每喝两勺还给喂一颗蜜饯,吃了药歇晌还有额娘给扇扇子。难怪十四弟冬天早起念书的时候,天天盼着自个儿生病。胤祥厚着脸皮吃了额娘喂的茶,仰着头让额娘用热毛巾擦脸,突发奇想地问:“额娘,四哥生病的时候,您也这样照顾他吗?”
话一出口胤祥就僵住了,借病撒娇什么的,发生在十四身上是理所当然,可要放在四哥身上,简直毛骨悚然有没有?他惊恐地看向额娘,想要得到否定的回答,结果却见额娘挑了挑眉毛,意味深长地反问:“你觉得呢?”
胤祥倒吸一口凉气,觉得自己好像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事。
为了大儿子光辉的长兄形象,绣瑜默默地把“他比你难伺候多了”这句话吞回肚子里,转头问起正事来:“哈尔宜来了没?”
宫女回道:“已经在廊下跪着了。”
绣瑜冷了声音道:“把他送到八阿哥那儿去,就说十三阿哥的奴才不能护主,本宫原想亲自责罚,可是又怕打起人来鬼哭狼嚎的,扰了皇太后清净。八阿哥执掌外务,就请他代为管教。”
胤祥眼中精光大盛,当即翻身坐起:“额娘?为什么是八哥?”
责罚兄弟近身伺候的人,是项出力不讨好的差事。就算要以退为进警告敲打对方,也该是逼九阿哥、十阿哥来处置才是啊!
绣瑜笑着摸摸他的头,缓缓吐出一句:“打蛇打七寸,擒贼先擒王。”
胤祥跪坐在榻上,摸着下巴一副若有所得的样子。
绣瑜见状又问:“你觉得皇上喜欢八阿哥吗?”
胤祥不由愣住了。要说喜欢,八哥小时候一年到头见不上皇阿玛几面,十二岁随父皇巡幸草原的时候,还因为一句关心的话激动得整夜睡不着觉。要说不喜欢,皇阿玛又让他随驾出征、又许他爵位和差事,这次出巡更是让他负责打点外务。
绣瑜摸摸他的头,语重心长:“五个手指头还有长短呢。你皇阿玛虽然偏心眼,但到底是愿意一碗水端平的。有本事的人,他纵然不喜欢,也不会冷落相待。”
胤祥顿时觉得豁然开朗。他一直羡慕十四在皇阿玛跟前敢做敢为,随心所欲;皇阿玛也喜欢十四这样。可追根究底,那是因为德额娘宠冠六宫,永和宫没人指望着十四给撑腰挣面子。这份底气却是旁人学不来的。但他至少还有八哥的路子可以走。
心事解决了,困劲儿也就上来了。绣瑜哄他睡了,才退身出来径自往内院歇息,躺在床上转转僵硬的脖子。
白嬷嬷上来替她捏了肩膀,轻声叹息:“皇上就是对阿哥们都太好了些。”便是她们这些目不识丁的宫女都知道,康熙一口气给七个儿子封爵、安排差事,让他们既有爵禄可食,又有职位能够一展所长,当真是旷古未有的恩典。否则底下的小阿哥们也不会这样上进。娘娘也不必担心他们兄弟争宠,以致离心离德。
竹月却在一旁撇嘴道:“奴婢看,这话该改成‘咱们娘娘也对阿哥们太好了些’才对!满宫上下,哪有您这样待养子的。他那亲娘……”
绣瑜笑着打断了她:“那也是因为老十三这孩子可人疼!”阿哥们都是傲气的,有老九老十这样把跋扈写在脸上的。也有老四老六这样骨子里傲气的,唯有老八和老十三两个是全无架子、能够放下身段钻研或者钻营的,历史也证明了这两人必成大器。
这时又有小桂子来报:“曹老夫人听闻今儿是十二格格生辰,特备了礼物给公主贺寿。”说着压低了声音笑道:“奴才瞧着,那礼物不轻,比前儿裕亲王过寿咱们的礼也不差。”
绣瑜摇头笑道:“瞧瞧,媳妇还没进门就先孝敬上了。”说着整了整衣领迎了出去。
另一边十四借着为姐姐庆寿玩闹一整天,至晚方蹑手蹑脚回了康熙所住的荣恩堂,却被梁九功捉住,不由分说塞了碗滚烫的银耳汤,笑眯眯地说:“皇上吩咐的,阿哥趁热喝了,驱驱寒气睡得香些。”
十四光捧着那黄地青龙碗,就已经觉得从手上暖到心窝子里了。他抬头望望正屋,发现书房还亮着灯,便皱眉问:“皇阿玛还在为山东河堤偷工减料一事烦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