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德妃日常_作者:柳锁寒烟(97)

  绣瑜犹豫不决,不知道该不该把实情告诉胤禛。回到永和宫,她正要传话出去,叫人查佟七娘家的状况,却被一个更大的消息打乱了阵脚。

  “皇贵妃曾在四阿哥刚出生之际,抄了他的生辰八字传出去,让拈花寺的和尚算命。”

  绣瑜脸上渐渐露出笑容。

  白嬷嬷遂问道:“小主可要告诉皇上?”

  绣瑜却摇头道:“泄露皇子生庚虽然是大罪,但是佟家深受皇上信赖,多半还是训斥一番罢了。这个把柄不足以致命,咱们还是先握在手上,以观后效。倒是这个能把如此隐秘的消息传出来的人,比消息本身,更有价值。传话出去,让额娘来见我。”

  作者有话要说:

  基友:两天没给你看文,你又放飞自我了。宝贝,你写的是言情,来,跟我一起念:言——情——

  作者:呵,自己X眼看人基,怪我咯?

  第44章

  因为胤祚表现出来的多动症预兆, 康熙十分担心这个孩子上学的时候,贪玩好动耐不住性子, 以致将来一事无成。

  过分脑补一向是皇帝的通病, 绣瑜劝了几次, 都被康熙以“慈母败儿”的名义驳回去了。于是还在上学前班的小六提前被皇阿玛布置了一堆家庭作业。每天花园里撩猫逗狗的身影不见了,换做书房里趴在桌子上奋笔疾书的小人儿。

  开春天气暖了, 绣瑜索性让内务府的工匠把东暖阁明间的木头窗户拆掉,镶上三尺见方的玻璃片, 给了胤祚做书房。晚上则在屋子里燃起十来支明亮的红油蜡烛,跃动的烛光照得屋子里亮如白昼。

  绣瑜在窗外站了好一会,胤祚小手握笔写得正专心。也许康熙是对的,这个年代的人受平均寿命所限, 虚岁五岁已然算是大孩子了, 她不能拿幼儿园大班孩子的标准来要求儿子。绣瑜就没进去催他睡觉,只吩咐苏嬷嬷:“夜里风凉,六阿哥再写上半个时辰, 你们就催他睡觉。”

  苏嬷嬷依她之言行事,胤祚却咬着笔头犯了难,皇阿玛布置的每天三篇大字必须按时完成。可东华门内侧的鹰房里最近新来了两只海东青,最是凶猛厉害, 听说双翅张开足有桌子那么大。三哥叫了四哥五哥明儿下学看老鹰去,本来嫌他年纪小碍事, 亏得四哥五哥求情,好容易才哄得三哥同意捎上他。

  如果字没写完, 额娘肯定不放他出门。

  胤祚本来已经睡在床上了,想到这里,又穿着寝衣坐起来,让值夜的小太监周旺儿避开嬷嬷们,悄悄在拔步床上摆了小桌,点了蜡烛,连夜赶功课。

  隔日却是个艳阳高照的二月天,又恰逢太皇太后精神好,兴致勃勃地提议要找人打叶子牌。在场四个主子,皇太后和宜妃都是能上桌的,但是大公主却要帮着老眼昏花的太皇太后看牌,免得叫小辈们算计了去,所以就成了三缺一。

  皇太后就说:“那就叫了顺懿太妃来,陪皇额娘玩上几圈。”

  宜妃眼珠子一转,故意解了腰间的荷包,半真半假地抱怨:“哎哟,求太后娘娘疼疼臣妾吧!瞧瞧,前儿正月里才发的年俸银子,顺懿太妃一来冲它招招手,就又全改了姓,归了她了。”

  皇太后哭笑不得:“你个小气东西,皇上还短了你的银子使吗?”

  太皇太后被她小心眼的样子逗得哈哈大笑,也跟着斤斤计较了起来,连连摆手说:“不许叫她,她手气旺,元宵那日才赢了哀家的银子去呢。叫个老实的,也让咱们旺一把。”

  “那就惠......”

  “哎呀,老实的可不好找。”皇太后正要开口,宜妃却接过话头,掰着手指数道:“惠姐姐、荣姐姐都是打惯了叶子牌的,佟姐姐病着。十阿哥还小,贵主肯定走不开。倒是德妹妹,素日里是个老实好欺负的,老祖宗,咱们就拉了她来打牌。”

  “哈哈,你个缺德鬼儿!好,就叫了德妃来。哀家也好久没见六阿哥了,叫她把老六也带来慈宁宫,与老五作伴。”

  见宜妃主动提起德妃,皇太后、大公主脸上的神色都是微微一变,苏麻也有些为难的样子。太皇太后说完后知后觉地发现不对,就转头问苏麻:“怎么了?德妃不能来吗?”

  苏麻躬身回道:“娘娘,您忘了?早上永和宫才来人回说,六阿哥夜里写字着了风寒。他病着,德主子哪里走得开呢?”

  “六阿哥怎么又病了?不是上月才病过一回吗?”太皇太后皱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