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婶子将杜秋容先前做完的绣活拿给了苏家布坊,领了一贯铜钱,又接了一些活回来,莫婶子说娘亲手艺很好,工钱比旁人要多一倍。
杜恒言记得娘亲说过,还欠着陈大夫的药钱,莫婶子曾帮忙垫付过,是以只取了两百文,托花婶子去买些米回来,其余的则还给莫婶子。
她奶声奶气地道:「娘说还欠婶子和陈大夫的银钱,言儿年纪小,请婶子帮忙交予陈大夫,余下的还了婶子,也不知够不够?」说着,低下了头。她也不知道自己这般说,两位婶子会不会将她视为妖怪,毕竟自己现在才五岁,可眼下娘亲这般,她便是有心要扮演五岁的女娃儿也是不能够了。
不想莫婶子和花婶子看她这般早慧,心里都暗叹没娘的孩子早当家!
莫婶子想起自家的花花还只会在她的怀里要糖葫芦吃,红着眼道:「够了,够了!」便是不够,只有一两百文,她做些绣活也回来了。
杜恒言谢过了莫婶子,想着家里原本就靠着娘亲的绣活糊口,做绣活又费眼力又容易腰酸背疼,现在娘亲的心智一夕回到六岁,六岁小娃儿最是爱玩的时候,她实在不忍心让娘亲还每天闷在屋子里做绣活。
而且娘的病是受了刺激,如果能换个环境,也许情况能好转。
杜恒言正在为日後的生计而烧心烧肺的时候,身後有一只小手拉了拉她。
她回身,便见林承彦从荷包里掏出一个捏好的面人儿递给她,道:「给你!」
谁也没注意到林承彦是什麽时候进来的,林老相公对这个孙儿的管教十分严苛,一般上午他跟着老爷子习字,下午则跟着护卫头子习武。
林老相公自身是能文能武的,当初先皇在位时,丹国猛将耶律哈哥袭击代州,上一代的杨老将军刚逝,并州守将的范尧臣也未能前来增援,林老相公脱下长衫,换上戎装,选军士三千上阵,以一抵百,成功护下代州。
林老相公的事蹟彰显,可其长子却葬身在益州,这是老爷子一直以来的一块心病,到了林承彦的时候,林询重武亦重文。
此时,杜恒言望着突然冒出来的林承彦及面人儿,「不要」的话到了嘴边,看着林承彦微红的耳尖,还是接了过来,道:「谢谢林小郎君!」
林承彦嘟着嘴道:「我叫承彦,字慕俞,阿言要记住,下次万不可再喊错了!」
正咬了一口面人的杜恒言一愣,看着林承彦一脸认真的样子,满头问号,什麽?
杜恒言望了望一旁的莫婶子和花婶子,只听花婶子笑道——
「小衙内想来是十分喜欢小娘子!」
莫婶子十分羡慕地道:「赶明儿,言儿也带我们花花一块儿玩!」
她望着林承彦的眼睛闪闪发光,这可是林老相公府上的小衙内啊。
杜恒言见了莫婶子的神情,默默地继续咬着手里头的面人儿,暗道这面人儿十分好吃,软软的、糯糯的,又有劲道,糖放得甜而不腻。
林承彦见她只顾啃着面人儿,也不搭理他,阳光照在她的脸上,像镀了一层金色一般,便是京城里那许多小娘子,他也没见过比阿言还好看的。
他默默地走到杜恒言跟前道:「阿言,我教你识字好不好?」
见林承彦巴巴地望着她,长长的睫毛忽闪忽闪的,杜恒言心一软,鬼使神差地点了头。
林承彦唇角一弯,趁着杜恒言还没反应过来,拉着她胖乎乎的小手就往屋里跑。
不一会儿,花婶子便见着杜恒言抓着笔,口里念念有声地道:「恒。」
纸上一个工整的字儿,想来是小衙内写的,另一个歪斜的,估摸是小娘子写的。
第六章
杜恒言将自己的名字写完,比对了一下林承彦的字迹,微微红了脸,想自己一个二十五岁的高学历人才,还比不过古代的四岁小娃娃。
而林承彦也是望着那几个字发呆,阿翁说他有过目不忘的本领,百人中难得其一,可是阿言好像比他还厉害,他只教了一遍,她就会写会读,再不曾写错、读错,想来阿翁的话是哄着他玩的。
过了几日,林询发觉自家孙儿近来读书、识字格外卖力,颇觉蹊跷,以往孙儿虽也规规矩矩地看书,但是总会忍不住朝窗外看天、看花、看鸟,他觉得这是稚儿心性,只赏了他一戒尺便是,这几日孙儿却再不曾走过神,自己的戒尺没了用武之地,倒是少了一点趣味。
这一日看着孙儿习过武,又去东边杜家,找来花婶子问了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