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元益的脸上有未加掩饰的伤痛,杜恒言心头一纠,不觉便点了头,其实她一个现代姑娘,并不纠结这些,细想来,她自己也是想与张宪说些什么的吧。
紫依说,那一日她落水,张宪也跳了下去,在水里找了她很久,然后险些栽倒在了湖里,还是太子殿下发现不对,派人下去救了上来。
赵延平抢纳她为妾,他单枪匹马闯到了赵萱儿的郡主府上,原本他要闯的还是肃王府。
当时阿翁将他二人的两张细帖子都摆在她跟前,她犹豫了许久,选了慕俞的,那日让李菁儿陪她到肃王府,也是担心张宪会拦了她。
太子带着阿宝便守在了书房外头,这里许是平日里头赵元益会见幕僚的地方,正中挂着一副孔夫子的图,两排各四张椅子。
杜恒言和张宪各坐在两排第一个椅子上。
杜恒言一进来便有些拘束,脸上微微发烫,道了一句:「多谢张衙内下湖救恒言。」
她的眼睛大又明亮,因为羞赧,两颊浮上一层淡淡的晕红,从东窗照进来的日光,闪在她光洁细腻的额上,张宪一时不愿意移眼。他多想肆无忌惮地看一次,日后那许多不在有希翼的时光,他或许要慢慢回忆今日的每一个细节。
他从太医口中得知得了什么病以后,便一心想再见她一面,求了太子殿下,说是在她为人妇之前,再看一次,光明正大地看一次,不是远观,不是遥想。
对面的人一直沉默,只是盯着她看,杜恒言心下不觉有些羞愤,待起身,却听对面的人道:「听闻恒言收了慕俞的细帖子,不知插簪没有?」
杜恒言想,她合该与张宪说开的,「已经插簪了。」又低眉道:「我不想对你说些什么感激的话,折辱你的情意,但是,事实上,我却是没有想到你会为我做这般多。」并且,做到了不惜命的份上。
假如她只是一个旁观者,她想,她也会为张宪所感动。
张宪心间好像有些麻木,缓声问道:「你为何抽了林家的细帖子?」
「我想,慕俞更适合我吧,慕俞的理想并不是拘在一处做官,为百姓谋福祉,他似乎在每一个位置上,都可以奋力找到存在的意义,子瞻,我不是甘于困居后宅的女子。」杜恒言原先慌乱的眸子中,渐复清明。
而张宪,张子瞻,他自幼的使命却是辅佐君王,成为一代明君下的贤相,这是他的人生,他注定并为之努力的人生。
慕俞却是和她一样的人。
她说的坦率, 给出了一个张宪从未想过的缘由,她不准备困居后宅,也不想久待京城, 她要找一个愿意并且可以陪她一起出走的人。
等于放弃仕途。
四世三公是张家一直以来的理想。
张宪胸中气息停滞, 对上杜恒言抬起的一双莹润的杏眸,哑声道:「多谢恒言告知, 」右手从从绣着云纹的广袖中掏出一只小荷包,递给杜恒言道:「希望你能收下。」
昔日分外洒脱的一双桃花眼, 此时看着杜恒言, 只剩祈求。
杜恒言心头也有些不是滋味, 犹豫了一会,还是接住了,小小的织锦软罗荷包, 杜恒言拿在手中,感觉是一对耳坠子,张宪似乎一早就准备好的,杜恒言轻声道谢。
第四十五章
张宪望着那一只小荷包乖巧地躺在杜恒言如玉的手中, 勉力深呼吸一口。
杜恒言不知的是,此时张宪的另一边袖子中是一支簪子,虽然知道今日定不会拿出来, 可是他还是忍不住备下了。
杜恒言不知道怎么和张宪告的别,匆匆地出来的时候,小阿宝正在玩着一只风筝,杜恒言一把牵住她的手, 道:「阿宝,回家了!」
守在外头的紫依忍不住轻轻瞥了一眼屋内,只见铁梨花木椅里的张宪面色平静,端起了右边高几上的茶盏,紫依正待收回目光,却见那一双手在不住的颤抖,茶水泼了好些出来,心上大震。
待人走了,赵元益进来看张宪,苦笑道:「这么多年,你说放弃就放弃了,子瞻,我怕你会后悔。」
赵元益想,若是他,便是绑也要绑住,抢也要抢回来的。
「殿下,我想离开京城半年!」
「去哪里?」赵元益缓了一会,问道。
「尚不清楚,也许是去南边。」他不能再待在这里,他不能看着恒言出嫁。说着,便站了起来,往外走,脚下步履踉跄。
赵元益见他面上隐隐现了颓色,双手扶着他的肩道:「子瞻,你我尚不及弱冠,诸事皆还未有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