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宅小闺秀_作者:南罗(23)

2018-11-04 南罗

  杜婉词此时牵着娘的手,眨着眼睛,问道:「娘,婉儿会背三字经了,爹爹知道会不会更喜欢婉儿?」

  赵萱儿抚着婉婉的头,笑道:「爹爹知道了,定然会十分高兴!」

  杜婉词将脸贴在娘亲的腿上,嘟着嘴,兴奋地红了脸。

  门外女使匆匆来报道:「主子,将军进城了!肃王爷和楚王爷带着将军和枢密使张官人进宫呢!」

  赵萱儿立即起身道:「将军爱用荔枝膏水、金橘团椰子酒,都要取冰去热。」

  珍珠笑道:「主子,厨娘都已经备好了,主子且宽心!」

  赵萱儿捏着帕子,复又坐了下来,自咸宁元年他回来一趟,至今她与砚郎已五载未见,中虽有锦书数封,又何以慰她的心怀。

  从辰时正,传杜呈砚进宫,至午时,还未见人影,昭城郡主派人去王府打听,才得知是宫中留宴。

  至未时末,小厮才报将军出了宫。

  赵萱儿牵着杜婉词赶到了大门,迟迟不见杜呈砚身影,又过了三刻钟,赵萱儿等了这许久,起了火性,要将传话的小厮拖下去仗责,杜婉词拽着娘亲的衣袖,脆生生地道:「娘,爹爹多年未归,许是路人遇上故人,寒暄一二,也是有的,若是爹爹知道娘亲动怒,难免会心生愧意!」

  赵萱儿深深吸了口气,眉头微松,道:「婉婉真是一副良善心肠,罢了,罢了。」

  那小厮忙跪下来对着小娘子叩了三个响头。

  第十三章

  至申时正,才听见马儿「得得」的声音,一个紫色的身影满满出现在杜家众人的视线里,为首的马背上的人,紫色官服里面衬以白花罗的中单,腰上束以罗大带,系着绯色罗的蔽膝,银鱼袋上的花纹在阳光下灿灿生辉。

  及人一下马,身躯凛凛,胸脯横阔,眼射寒星,眉如黑漆,小小年纪的杜婉词直到多年以后,依旧清晰地记得此刻的感受,她的爹爹是个万夫难敌的英雄。

  赵萱儿一双盈盈垂泪的眸子早已含情万许,出门唤道:「砚郎!」声音里带了几分哽咽。

  杜呈砚面色无波地看了一眼摇摇欲坠的夫人,道:「我离家数年,家中老小全仰赖夫人照料,实是呈砚之过!」

  一旁的珍珠道:「郡主在家盼了将军多年,将军可算回来了!」

  杜呈砚一双寒潭似的眼睛淡淡地扫了珍珠一眼,珍珠浑身冷不丁地打了个寒颤,垂了眼。

  杜婉词仰着脸,羞涩地道:「爹爹,我是婉婉!」

  眼前的孩子双颊圆润,眼眸星亮,粉色单襦衣,碧罗裙,戴着牡丹花冠,如画上的小仙童。

  巷子里头,那一双惊怖的眼睛忽地从杜呈砚眼前闪过,杜呈砚心上漫上几分隐痛,摸了摸女儿的脸颊,声息不稳地唤了一声:「婉词!」

  抱起女儿,侧首对赵萱儿道:「去嘉熙堂吧!」

  赵萱儿眼神一闪,勉力笑道:「前些日子娘知道你要回来,别提多高兴了,今个怕是和我一样一早就起了!」

  杜呈砚看了赵萱儿微微漾着红晕的脸,心里那个模模糊糊的念头,不知为何竟渐渐成形了。

  一路上杜婉词抱着爹爹的脖子,都舍不得松手,到了嘉熙堂,被阿婆微微下耷的眼看过来,竟像被刺猬扎了一下一般,猛地松了手,说要下来。

  她的表现太过明显,杜呈砚不动声色地问道:「婉婉怕阿婆?」

  杜婉词一低头对上爹爹幽暗的眼,嘟着嘴笑道:「阿婆说婉婉要知礼仪,要有大家娘子的风仪。」

  杜呈砚诧异地望了一眼娘。她娘自来不是嫌弃京里的妇人拿腔拿调,作势太过露痕迹,反而失了真,说现在的小娘子一个个被教的格外的刻板,没有孩子的样儿。

  上首的元氏望着儿子淡然一笑,这个孙女自来和她娘一样,逢五逢十才来嘉熙堂,这话可不是她说的,想必是王府里的那位阿婆说的,不过,她犯不着和一个五岁的女娃儿较劲。

  赵萱儿温婉地笑道:「婉婉,你昨个夜里不是说阿婆腿不舒服吗?」

  杜婉词羞涩地点头,过去到元氏身边,仰着小脸道:「阿婆,婉婉给你捶一捶,你就不疼了!」

  元氏含笑点头,道:「婉婉可轻点!」

  杜太初问道:「这次回来,可曾另有调令?」

  杜呈砚回道:「此次澶州一役,丹国与赵国签订了休战和约,言明双方互市,互通有无,儿得官家恩准,休沐半月,兼任侍卫亲军殿前副都指挥史。」

  杜太初抚掌笑道:「好,好,大郎效忠殿前,我和你娘也能常常得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