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地范大人也凑起了热闹?」范家可是素来明哲保身惯了的,当年先皇时丹国猛将耶律哈哥袭击代州,并州的范尧臣畏耶律哈哥来势凶猛,将林老相公的求援信视而不见,险些造成代州失守。范家贪生畏死的名头自此便传了出去,一向宠爱范家的先帝那一次也动了大肝火。
沈贵妃见杨淑仪不解的模样,笑道:「这就是关节所在,妹妹可知,为何这些人会出头?」沈贵妃略略顿了一下道:「唔,还不是杜家的那位言小娘子。」
「杜恒言?」杨淑仪心思微动。
「太子、张枢相是张宪求的,张枢相老泪纵横地对官家道,犬子执意非杜家小娘子不娶,求陛下一并处罚。张枢相这话一说,楚王可不愿意了,说林老相公曾来信托他代其嫡长孙向杜家说媒,言林家小衙内幼时和杜家小娘子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杨淑仪倒不知道自家侄女竟有这般大的本事,京中的好儿郎,掐了顶尖的两个。
「那李御丞却是为何?」
沈贵妃想到这里,目中却是流露出了赞叹之色,「李御丞,却是自家的女儿求的,李家的女孩儿找了清桐书院的夫子联名上书替杜家家眷求情。说是杜家小娘子最是光风霁月的女孩儿,杜家治家之严,可见一斑。」
杨淑仪听得心里竟生出一点与有荣焉的感觉来,却不提恒言,只道:「李家的女孩儿倒也有情有义,非但没落井下石,竟在昨日午时之前便弄好了联名书。」
沈贵妃抿了一口茶,点头道:「其实,当日替太子选妃,我也是起了让杜恒言入太子府的,倒未曾看好过李御丞家的小娘子。」皇家自来「情」字上头淡薄,她有时想元益怕是一辈子也和官家一样,周旋于一众女子之中,却难识得「情」之滋味。
「姐姐的意思,是看中了李御丞府上的小娘子?可是太子府里头,侧妃和嫔都封了,良娣也有了两位……」杨淑仪提醒道。
第十章
沈贵妃拿着绢帕轻轻拭了嘴角:「此事,倒要缓一缓,等过些日子再说。妹妹也莫在官家跟前提。」
杨淑仪点头:「姐姐放心便是。」
宣德楼门外, 候了一个半时辰的赵萱儿,腿已经开始发酸,扶着翠湄的胳膊借了点力, 又重新身姿笔直地站好, 翠湄望了望守门的黄门,低声劝道:「主子, 要不我们去马车上等着吧,这贵妃娘娘礼佛也不知道还需几个时辰。」
赵萱儿摇头, 有些发干的嘴唇微勾, 苦笑道:「我若是进了马车, 今个贵妃娘娘怕是得礼一日的佛了!」她素来看不上沈清茉,开国功勋家的女儿,沈顺宜的孙女, 竟然动用一个卑微的伎女来拢络帝心,她也不噎得慌?
今个是沈清茉故意让她没脸,为了砚郎,她自是要受着的。
宣德楼门两旁的黄门都面面相觑, 再不曾想过,肃王府的郡主竟也有这般看他人脸色的时候。
正等着,便见肃王妃的马车匆匆地赶了过来, 肃王妃带着华平郡王妃申氏青白着脸下了马车,肃王妃年已刚过五旬,着了一身玫瑰红蹙金双层广绫宫装,上头的牡丹似摇曳生姿, 宽大裙幅逶迤身后,优雅华贵。却是紧抿着胭脂色的唇,望着昭城郡主皱着眉。
昭城郡主面上一红,低低地唤了声:「母妃。」
「萱儿,你过了!」肃王妃淡道。
旁边的华平郡王妃申氏对着小姑子轻轻摇了头,无奈道:「萱儿,你怎地不和母妃说一声呢?」还是父王派了人回来,通知母妃的,哼,凭她一个沈家女,也敢给肃王府的郡主脸色看。
二月末的天,赵萱儿额上猛然出了一层冷汗,面颊通红。也不知是羞愧,还是懊恼前些日子气愤地回府和母妃说和离,转瞬儿又为杜呈砚站在此处受羞辱。
肃王妃终是不忍苛责爱女,叹了一声道:「你且随我进去。」
肃王妃的女官已经递了腰牌过去,不过半柱香的时间,沈贵妃那边来人请肃王妃、华平郡王妃和昭城郡主进去。
此时赵萱儿的腿已经有些发麻,看着母妃上了软轿,她默默地跟在了申氏后头。申氏回头望了她一眼,轻声道:「莫急,母妃在呢!」
她这个小姑子性子倒是和软,一点王府贵女的厉害劲儿都没有,如果不是和杜呈砚相识太晚,她和杜呈砚之间,怕也不会成了整个汴京的笑话。
赵萱儿感激地回了一句:「谢谢嫂子。」
到了椒兰殿,沈贵妃已经候在殿门口,见到肃王妃一行,忙笑道:「刚出了小佛堂,便听说昭城妹妹等在外头,不想这时候下头人来传话说皇婶也来了,倒叫我受宠若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