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闻子吟考上秀才,她的事迹逐渐传出来,向着周边蔓延。
秀才虽说不常见,但也谈不上多稀罕,但小三元可不得了了,还是个七岁的小三元,更加不可思议的是还是个小女娃娃,这可多稀罕啊,百年都难得一见!
听说那负责院试的主考官学政大人都对这个七岁女郎赞不绝口,更别提老早就力挺过的知府大人了。
府城的府学在府城郊区,靠近一座矮山,环境清幽,占地极广,但是实则里面的学生并不多。
一来有资格在此入学并不多,二来也不一定所有人都会来此进学,因而人数寥寥无几。
闻子吟之所以会过来,也是华先生吩咐的,说是中了小三元便去府学进学,他给的惊喜便在此处。
师有命,怎敢不从?因而闻子吟就顺道过来了。
这里的学子认得闻子吟了,有那画师在放榜当日便画了小三元的画像去卖,还卖得不错,百姓们对这个小三元可是好奇的不得了,也有的说是买回去,放书房里,来日他们孩子也能高中,考个秀才。
随着这画像的传出,至少府城这地界儿闻子吟是无人不认得了。
她刚上前问路,便有人喊了她:“可是闻子吟闻师妹?”
来人是个穿着青衫学子服的青年,面容端正周身气质温和,他笑着问道。
“敢问这位师兄,黎院长可在?我要在此进学,如何办理?”
“师妹跟我来。”
等在青衫男子带领下办好进学手续后,他便带着闻子吟来到学院后面一座古朴的院子。
“院长,闻师妹前来拜见。”
第83章 科举女状元之权倾天下
院长似乎早有预料到闻子吟会过来,半点也不意外。
“你来了。”他笑眯眯道。
“学生见过黎院长。”站在院子里的鹅卵石地的小女童, 面容精致漂亮, 彬彬有礼, 一张小脸严肃正经地对自己行礼, 让黎院长颇感兴趣。
“你先生可有过来?”
“未曾。”黎院长听到这话也不意外,华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比谁都清楚。
“还未恭喜你摘得小三元,可愿转入我门下?”
闻子吟摇摇头,“黎院长说笑,华先生和霍先生乃我启蒙恩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他闻言眼里全是满意地笑意, 嘴上却哼道:“华俚这个先生可以一点都不靠谱, 若你来我门下, 不仅为师亲自教你,还有众多师兄指导。”
女童坚持:“先生很好。”
黎院长却抚着胡须哈哈大笑,他欣慰道:“你这孩子,尊师重道, 不错。”
“随我来吧, 你的华先生可是交代了你来取一件东西?”
————
乡试在八月,又称秋闱,闻子吟所在的这个地儿的省城叫戊平,而每三年一次的乡试的举办地点就在这里。
按现代话通俗一点讲,乡试大约是全省统考的高考,全省所有一二等以上的秀才均可以来参加, 只要中了榜,便可以获得举人功名。
时间过得不紧不慢,闻子吟在府学待了两年半,才等来乡试,几个先生的意思也是让她先沉淀下,过了童生试便不着急。
戊平距离农山县的府城约莫百里,路途遥远,为了到那有落脚地方可住,闻子吟是提前去的。
同行的还有府学里面的几位师兄,他们也是过了童生试,准备在这一次的乡试中下场试试,但他们并不像闻子吟一样,接连地考,有的师兄中途沉淀了一届乡试方才有把握下场。
考过秀才后,才算是真正取得了科举的入场券。
戊平的贡院建立在城东南,闻子吟和同行的师兄是八月初一到的,紧赶慢赶,到时凡是靠近城东的,靠近贡院的,客栈酒楼皆是满座,后来几人商量了下,一块凑钱租了个小院住下。
初六考官们入闱,举行入帘上马宴,待到初八才是学子们进场入考棚的时间,乡试要考三场,一场三天,还得提前一天接受检查,负责检查的官兵们从头检查到位,十分严格,比起童生试来说是大巫见小巫了。
因为在本朝举人便是含金量较高的士大夫阶层的起点了,有资格在吏部登记,幸运的话能当个候补官员,霍老先生便是举人出身,然而吏部官员是怎么选官的?
一叠的候补举人等着朝廷派官,这时候除了人脉外,主要就要看脸了,长相越好越具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