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77号诡店_作者:温熹(127)

2018-11-02 温熹

  金水流房间有限,虽然二楼那书房收拾收拾也能住人,但古大美说她只住几天,不用收拾了,便和古熹一起挤在了一个房间。

  每天晚上睡前,顾小白都能听到对门房间传来的姑侄俩的说话声。

  而古大美丝毫不见外,和他们熟识得很快,家里的三条狗拜倒在了她的厨艺下,甚至连邻居的大婶,也在她来了之后时常来串门。这段时间,玉京巷上经常老远便能听到她们的大笑声。

  车队继续行进。

  按照计划,他们先送古熹和古大美回家,然后横穿过小南村,直达南平山。

  那座据传有长生不老药的墓,在南平山的西面。若不从山脚绕过去,他们便要翻过这种山。

  古大美几十年来生活在小南村,对于南平山比熹王等人熟多了。她当时便说绕山脚和翻山花的时间差不多,但是翻山累,还是绕山脚的好。

  于是,熹王便决定从山脚绕过去。

  这是一早就定下了的。

  熹王行事,喜欢在开始前便把计划制定好,等事情开始执行时,除非实在不能按计划来,或者有比计划更好的选择,否则他都是按计划走的。

  这次自然也不例外。

  他们按照计划来到了小南村,把古熹和古大美送回了家。

  站在阔别已久的家门口,古熹满是感慨。

  几个月不见,家门口的野草竟然长得快到她的腰部了。野草丛中的野花开了,白的黄的在微风中微微颤动。她们家门口本来有棵不算大的大树,每年夏天都给她们遮阳,然而此时,这棵大树的枝条竟然被砍了好几株。

  古熹扭头看向自家姑姑。

  古大美抓头一笑,说:“那会儿家里没柴火了,我砍了应应急。”

  古熹叹了口气。

  熹王一行人下了马,各自或坐或站地休息。

  顾不白和顾小白动作一致地背着手,在古大美家附近散起了步。

  虽然看似随意漫步,但是顾小白凑近了顾不白,在众人看不到的地方,小声地问道:“哥哥,有什么问题吗?”

  顾不白摇了摇头,没说什么。

  小南村就是个普通的小村庄,人口稀少。正如古大美所说,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人搬去大城镇了,这种小乡村的人口越来越少。京城附近的乡村都如此,更何况别的偏僻小村了。

  小南村的人哪里见过一次性有这么多人到来,在家的老妇幼残们纷纷出来看热闹。

  古大美和村子里每个人都认识,看上去也和村里每个人都熟识。她热情地跟过来看热闹的村民们话起了家常,夹杂着对熹王等人的介绍。

  不过她只说这是京城来的贵客,路过此地,在此休息,别的倒是只字未提。

  他们聊着聊着,便自然而然地聊到了古熹。

  古熹很快就要满十八了,在外看来,早就是个大姑娘了,早就可以成亲了。然而她现在,成亲对象连个影也没有。

  古熹离家几个月村民们自然是知晓的,于是她这一番回来,便免不了被询问。

  古熹干笑着回答了几个问题后,借故上茅房,逃了。

  她跑到屋子后,松了口气。

  却见屋子后顾不白和顾小白脑袋靠着脑袋,蹲在一处,不知道在干什么。

  “你们在干嘛啊?”古熹走过去,同样在他们旁边蹲下来。

  顾小白把右手食指放到嘴唇上,冲她无声地“嘘”了一声,又指指地面。

  古熹忙捂住了嘴巴,看向地上。

  只看了一眼,古熹就吓得往后退了两步,匆忙站起来,逃了。

  那地上,一只胖墩墩的绿虫子在蠕动着。

  休息了会儿,熹王让大伙儿都重新上了马,顾不白和顾小白和古熹暂时告别后,也上了马。

  古熹仰头对他们道:“你们小心点儿啊。”

  不太放心,她又叮嘱道:“一有什么不对劲就立即回来啊。千万别逞强啊。”

  顾不白笑笑,假装不耐地道:“姑姑,有全能的我在,你有什么不放心?再说,还有咱们的靠山在呢。”

  靠山自然指的是熹王。

  熹王看了他们一眼,就移开了视线,骑着马到了队伍的最前面。

  “出发。”

  他平稳地说了一声,然后率先一夹马肚子,走了。

  他们一行人离去,古熹在家门口看他们的背影看了好久。

  还是古大美进去搬了张凳子出来,对她说:“坐,坐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