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熹铁了心,不管媒婆说什么,都当没听到。尤其永昭公主身份特殊,这随随便便相亲……不,是不能相亲啊!
她决心凭一己之力把沈媒婆和邻居大婶送走。
水仙在皇宫里就不说了。顾不白依旧一大早便出去了,照例是说熹王府。顾小白呢,大约是野哪里去了。
然而古熹下了这个决心没用,因为紧接着,她看到向来不在白天下楼的永昭公主,竟然下来了。
古熹表情的变化瞒不过在观察她的沈媒婆。
沈媒婆几乎是立刻便转过了身,在见到永昭公主后表现出了极大的惊喜。
“漂亮,真是长得太漂亮了。”沈媒婆夸赞道,“就这容貌,这身段,多得是男人想娶呢。”
永昭公主站在屋檐下,傻愣愣地看着后院里多出的俩人,眉宇间眉宇任何神色的变化。应该说她就没有什么表情。
永昭公主看了她们几眼,就把目光放到了古熹身上。
现场她就认识古熹一人,于是她就看向古熹,希望古熹能给她一个解释。这两位大婶说的是什么意思?
她虽然死了多年,又独自一人在墓里多年,但还没到听不懂话的地步。
古熹干笑了一下,对沈媒婆和邻居大婶说了句“稍等”,便匆匆走到永昭公主那,接着一把拉住她的手,把她拉到隐蔽处,压低了声道:“你怎么下来了?”
她又道:“你别讲话,快回二楼,我来把她们打发走。”
永昭公主虽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但好在听话。经过这段时间在金水流的生活,更是对古熹他们的话言听计从。于是她乖乖地回了二楼。
“哎,哎——”沈媒婆在身后喊道,“怎么走了啊?姑娘,姑娘,回来啊——”
永昭公主自然不听她的。
古熹松了口气。
“熹姑娘,你这是做什么?”沈媒婆道,“你不希望你的妹妹嫁出去吗?”
古熹微笑道:“长幼有序,自然是我这个做姐姐的先嫁,妹妹才能嫁,您说是吧?”
沈媒婆点头道:“也是这个理。”
沈媒婆又道:“可是你妹妹回去做什么?现在不嫁也可以相亲啊,可以先告诉媒婆我她喜欢什么样的呢。”
古熹只好道:“我妹妹她自幼身体不好,受不得风,一吹风就生病。您看今日这天气,这风也太大了点,是吧?”
今个儿是阴天,风大,云朵厚实,就在他们说话的这当口,天黑了几度,眼看要下雨。
古熹又道:“看天气雨就快下了,两位婶子今日还是先回吧,相亲这事儿,下回再说可好。”
为了让沈媒婆早点离开,古熹咬了咬牙,道:“那日我同高状元游湖,发生了一些事,媒婆大约也听说了,我一直觉得很抱歉,不知媒婆能否帮我去高状元府上问问,他可愿意再同我见一次,我向他道歉。”
凭她多年的媒婆经验,沈媒婆一听就知道这古熹姑娘大约对高状元有好感,便一口应了下来。
“熹姑娘你放心,我呀,帮你去探探高状元的口风。你放心,高状元先前就透露,他喜欢你这款的。”
古熹呵呵笑了一下,把两位送出了门。
关上大门后,她整个人也没力气似的靠在了门后。
同这些人讲话,真是太累了。
不过片刻后,古熹匆匆上了二楼,进了永昭公主的房。
看到公主乖觉地坐在房内,脸上是常年不见阳光的苍白,古熹顿时便心疼了。
她走过,坐到公主对面,轻声问道:“公主,你刚才下楼,是有什么事吗?”
公主抬起自己的袖子,慢慢摊开放到桌子上,指着一处,缓缓地说道:“破了。”
古熹一看,发现袖子这里,不知什么时候开了一道口子。
古熹便道:“晚上你换下后,我帮你补一补。”
永昭公主不说话,这便是同意了。她想了一会儿,问起了刚才的事。
古熹叹了口气,把沈媒婆的身份着重讲了一番,说道:“今日沈媒婆既然知道了你的存在,过不了几日,怕是京城中不少人都知道。”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就会知道,金水流多了个二姑姑。
这和古熹希望的越低调越好完全相反。
古熹准备等顾不白和顾小白回来,再找他们商量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