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渣男要做大地主_作者:容姝姑娘(119)

  到底是亲儿子,哪怕比不上他爸,他妈也是爱他的!

  没想到还有这么一出。

  宋玉安则是差点儿当场暴走。

  结婚,结个屁的婚啊!玉梅都还没成年呢!宋玉安当时凶狠的看着叶平国,只要这小子敢说一句结婚,他就能把人揍一顿。

  “我们还没毕业呢,这怎么也得等我们毕业了,再把房子盖起来吧。”

  这两天大伯母正缠着叶卫军要盖房子呢,而平国玉梅两个,捅破之后干脆破罐子破摔的,不管打猪草还是下地,都形影不离的。甜甜蜜蜜的把剩下几个单身狗刺激到不行。

  倒是宋衍想得开。

  “闺女早晚是要嫁出去的,嫁在叶家还是在我们眼跟前,不知比远嫁见不着好多少,更别说知根知底的,他也不敢欺负玉梅。”

  当爹的都不管,宋玉安也就眼不见心不烦了。

  中秋节,全国各地进入丰收的好日子。

  湖东村的玉米虽然震惊,但是风头却完完全全被另外一个小山村占据,水花都没有起一点儿。

  去年实行大包干的小山村秋收成果喜人,地里的出息比往年足足提高了三分之一还多,这个成果证明,大包干这条路是可行的。

  9月,中央就此事专门召开了一个会议,鼓励全国所有的生产队实行大包干。

  有人愿意,但是观望和反对的人更多,毕竟一开始集体所有制,口号就是全国人民大团结,不再饿肚子。他们干了十几年,已经习惯了,不敢迈出这一步。

  夏县也召开了会议,何耀宗是百分之百支持这个政策的,他带着人天天下乡去各个生产队给大家演讲,但敢跟着干的生产队不多。

  到了湖东村这里,何耀宗直接强硬的把事情交给了宋玉安。

  “大队长就是你大舅子,那是你的地盘,不管你用什么办法,必须支持这个新政策。”

  宋玉安脸上假装为难,心里都快乐开花了!不容易啊不容易,等了这么多年,终于等到这一天了,娃都会打酱油了。

  湖东村,叶保国开了一个会议,宋玉安给大家讲了大包干的好处。

  “以前呢,大家伙儿一起干活,有的人多干有的人少干,你辛辛苦苦水都舍不得喝干一天是十个公分,别人磨洋工出工不出力的干一天也是十个公分。大家拿一样的粮食,分一样的钱。

  可大包干以后就不一样了,你干得多,除草啥的勤快点,那庄稼长好了,多出来的收获就是你自己的。

  而且以前农忙起来,不管天阴下雨,不管你家里有事没事,都得下地干活。种什么怎么种全是队里说了算,可是大包干以后,地就是你自己的,你想种玉米就种玉米,想种蚕豆就种蚕豆,你哪怕叫它荒在那里,或者不想种了直接承包给别人,只要你能按时交税粮,那就没人管你。”

  何耀宗说了半天的支持国家政策没人听,宋玉安这揉碎了用通俗易懂的话说出来,大家就懂了,那就是以后这包产地,就跟自留地似的,你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

  整个湖东村没有一个反对的。

  最主要还是大家分了宋玉安买地的那笔钱,今年宋玉安又要盖学校,他们给宋玉安打一天工抵一个星期公分了,谁还愿意跟着队里干。

  分地以后,男人收种的时候忙上几天,其余除草啥的,女人就能搞定,男人可以去给宋玉安盖房子挣钱,多好啊。

  更有一些,羡慕城市里的生活,听说沿海地区打工能挣钱,就拖家带口的想过去,队里分地,正好合了他们的心意。

  而其他村子,何耀宗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的,夏县不比其它地方,玉安一号在这里摆着呢!种子肯定不够整个县的人来分,那就支持新政策的村寨先得。

  政府免费发放种子,安排人员指导,签订回收合同,回收价比普通玉米要高。只一点,除了留下自己下一年的种子外,不准私藏。

  这个通知一出,响应的村子一下子多了起来,湖东村的那一百亩宝贝玉米可是有不少人去看过稀奇的,亲眼见到的东西大家深信不疑。这正等着呢,如果分不到,村里人还不得炸翻天。

  湖西村首先就跳出来支持,紧接着,三里镇的其他村子也全部表示要跟着领导政策走,形式一片大好。

  看看那玉米的产量,只要分到,怎么也不会饿肚子。

  大包干就大包干!支持!怎么不支持!

  村民同意了,生产队的干部就带着村民们一块块的划分土地,不管大人小孩,只要出生上户口了,就分一样的地,他们也人性,一家人的土地基本都是连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