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渣男要做大地主_作者:容姝姑娘(132)

  老师比原来的学校好,上学不仅不花钱还能拿钱,为什么不去?

  总之数管齐下成果斐然。

  幼儿园招收三岁半的娃,啥都不能干,家长就当是找个地方放娃了,有一个算一个的全部给送来了。一共收了六十八个,这还是因为幼儿园不提供住宿,所以只招收湖东村湖西村两个村的孩子的缘故。

  小学一年级二年级都收了两个班,其它年级一个班。

  初一两个班,高一高三两个班,其它年级一个班。

  宝珠是个责任心很强的人,人数确定的差不多,她就带着玉梅利用闲暇时刻把宿舍教室,食堂和各处设施一一检查,发现哪里有问题立马找人解决。整天都泡在学校里,连双胞胎都知道,要找妈妈,得去学校。

  宋玉安已经做了这么多,接下来的事情,那就是宝珠的了,他这边还有其它事情要忙呢。

  早春嫁接的梨树果然挂果了,宋玉安估计得没错,用来嫁接的棠梨树都是老树,这批梨长势很好,个头大,光泽十足。随着成熟的日子越来越近,一个个红艳艳的挂在枝头,看着十分稀罕。

  别说小孩子了,就是大人,惦记的都不少,但宋玉安是请了人守了果园的,偷不到,不过村里七拐八拐的都是亲戚,亲戚开口讨几个水果那你要不给还真说不过去。

  宋玉安干脆摘了几框,叫老丈人相熟的都送上两个。

  梨子不仅甜脆,还鲜嫩多汁,一个都有好几两,大一些的两个就有一斤多。和村里以前的老梨树那简直就是天差地别。

  棠梨这东西,谁家地头都有几棵,就算地头没有,那现在不是买了山了嘛,大把可以嫁接的地方。

  村里不少人动了心思,想问宋玉安明年能不能给点枝条嫁接。

  宋玉安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今年嫁接的起码要后年才能折枝呢,现在能折的就我院子里那几株母树,也没多少。你们要嫁接也不是不可以。到时候我得收一笔钱,咱们签个合同,这梨树嫁接了你们十年内只能卖给我,不能外售,价格就走市场价。我每年收了梨,给你们退十分之一的苗钱,十年退完。也就是说,只要你们每年把梨子卖给我,最后这苗就相当于没出钱。”

  这些可都是他精心培育出来的,免费的东西人都不上心,反正没花钱,死了就死了。宋玉安可舍不得让人糟蹋。

  一听要花钱,村里不少人犹豫了,但聪明的人更多。

  既然要签合同,宋玉安要是反悔了他们可是可以告官的,他置办了这么多产业在这里呢,也不可能跑了。

  再说了,这梨子按照市场价格来收的话,还能省一笔运输钱,他们可没车,怎么运出去?到最后不还是得卖给宋玉安。

  心里年头一转,立刻就和宋玉安定下了明年开春的枝条。

  宋玉安估摸着差不多了就不再登记了,可不能伤到母树。

  等其他人反应过来一听没了,顿时肠子都悔青了。

  不过宋玉安又告诉他们,梨树没有,桃树苹果橘子什么的还可以折一批,要是有意向的,可以买苗回去栽种。

  但这要两三年才看得到成果,他们也没看到宋玉安这果子怎么样,愿意种的人不多,宋玉安也不勉强,今年有人出去打工,他陆陆续续的又包了一点儿地。

  梨子成熟,代表着秋天来了,收获的季节到了,整个夏县一片喜气洋洋。

  为什么?当然是因为玉安1号大丰收啊!凡是种了玉安1号的,就没有后悔的,交了税务粮以后剩下的粮食是去年的几倍有余,再也不用饿肚子了,能不高兴吗!

  可惜的是和因为和政府签过协议,今年除了种子以外,他们必须全部卖给政府,就是明年,也只能留下一半。毕竟全国各地还有无数农民等着呢!

  随着这批种子和无数照片流传到全国各地,宋玉安这个名字被无数人知晓,村委会居然还收到了陌生人写来的感谢信。

  宋玉安心里再次升起满满的成就感。

  不止是玉安1号,他的金麦1号也丰收了呢。虽然就那么一小块地,但是收获可不小,每一穗麦子都狭长而饱满,增产了近三分之一。

  “今年可以找地培植更多种子了。”杨教授看过以后开心的说。

  宋玉安点点头,这些全部做种,他院子里确实种不下了,不过冬小麦这东西,稻田里也是可以种的。宋远那原本是打算全部种稻田里的,但杨教授给阻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