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不行,身体才是最重要的。但复习也不能停下来,宋玉安只能从生活上来给他们进补。
养殖场每个星期都杀一头猪,骨头,五花肉,瘦肉全部紧着学校食堂,多的卖给村民。
而且三五天的,宋玉安还要叫送一批鸡过去,虽然伙食好了,但食堂的价格也没有涨,用宋玉安的话来说,这也就是沾了毕业班的光,给大家宋福利,不仅如此,毕业班的每天早上还有一个免费鸡蛋呢。
可惜没有牛奶,夏县附近也没有奶牛养殖基地。
嗯,这是个问题,听说当年日本人就是每天喝一杯牛奶才在身高上超过中国人的,虽然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是牛奶确实是个好东西。如果遇上有奶牛,倒是可以弄一批回来繁殖。
宋玉安像个小仓鼠一样,湖东村就是他的地盘,什么好东西都想往自己的地盘上扒拉。
毕业班这边紧锣密鼓的复习。
宋玉安那边除了照顾宝珠,琐碎的事情不少。这一季的青菜都收完了,但是辣椒进入了收获最多的时节。
每天都有人摘了来找宋玉安,叶卫军和叶拥军兄弟两个就在晒谷场守着大称给他们过称,发钱。
若是天气好,过了称就叫村民倒出来摊开晒,若是天气不好,就倒进车里宋玉安拉去市里。
虽说叶拥军回来以后,爆米花机也带了回来,但那毕竟是宋玉安买的,回到村里他怎么好意思再去和宋衍分钱。
老六在北京,老七毕业后也去了北京,兄弟三个都往城里跑,可房子就一处,还是占了侄女婿的便宜。
儿女是债,地和房子他都给侄女婿了,这是应该的。但回来以后没什么进项,他心里也是挺着急的。
宋玉安从宝珠那里了解了一些老人家的想法,想着两人身板都还硬朗,就把这收菜的活交给两位老人家,按斤头给他们算钱。
叶卫军是不会和宋玉安客气的,都是一家人,孩子给的就接着。叶拥军见二哥都接了,也就跟着接了。
辣椒一批一批的收,但是罐头厂那边才建设了一半,宋玉安不得不弄了一台粉碎机,灌装机回来,又去玻璃厂定了一批罐头瓶子,怕影响宝珠,都不敢放在家里,而是租了村里的一所老房子弄个小作坊。
这个天腌制的酸菜味道不好,不放防腐剂根本就放不住,宋玉安也不制作酸菜,他把晒干的辣椒混上花椒,胡椒,八角草果等香辛料还有花生,芝麻全部磨成面,大锅架起来,菜籽油烧到七八成热,一瓢一瓢打起来倒进去,再迅速的搅拌,就成了辣椒油,香味整个村子都闻得到。
第76章
辣椒油灌装以后,再贴上自己设计的商标图,这就是宋玉安出厂的第一批辣椒油,他一车车往外拉,却全部存进自己的空间,这些货在满洲里肯定很受欢迎。
嗯,既然要做,就要做好,海拔太高的山上大部分果树不适合,花椒倒是合适,也许可以和山里的那几个村商量商量,他们种花椒,八角,由宋玉安来回收。
那几个村子重男轻女比湖东村湖西村还严重呢,只要能换钱,把女儿嫁给几十岁光棍都是他们能赶出来的。
要宋玉安来说,这样的村子活该世代贫穷。
但如果你不去帮助他们一把,一百年以后,他们的观念还是和现在一样的。
只有生活好了,叫他们知道没有文化,你连算账都不会,被人坑了都不知道。他们才会选择送孩子来上学。
哪怕他们只愿意送男孩子来,但是这层孩子接受教育以后,观念发生改变,哪怕改变不了父母,但总会有收获。
这些都是潜移默化的事情,既能在挣钱的时候顺便帮助别人,宋玉安可是乐意得很。
他一直觉得,他上辈子就是因为好事做多了,才能有这一辈子的好生活。
湖东村辣椒油的香味还没有发散完,高考却马上就到了。
“咱们高考考场在夏县一中,考虑到路程问题,学校为大家在夏县定了旅馆,到时候统一听指挥,有家长要陪考需要另外安排住宿的,自己写申请交给我,这个星期就要确定下来,大家知道了没有?”
最后一次放假,宝珠反复交代。
“回去了不要去爬山,游泳,我看村里有些毛孩子居然开始吃没有成熟的酸桃涩李,你们是大人了,要管住自己的嘴,考完试老师请你们吃,这几天不管吃什么都得忍忍,身体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