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渣男要做大地主_作者:容姝姑娘(218)

  来了湖东村的研究院,只要跟过宋玉安的,就没有想走的。

  现在宋玉安培植石榴,每一步他们都跟着,看着,做了详细的记录。

  今年是第一次培育,宋玉安全部亲力亲为,一边授粉一边和其它研究员讲思路。

  授粉结束,剩下的事情就是观察,授粉成功的,在几天之内就会长成一个小烟锅。授粉失败的则过了花期就会掉落。

  宋玉安把观察的事情都交给学生们去做,他则抽空把自己以前的研究成果整理出来,打算全部去申请专利,这也是一笔进项。

  宋家院子里的母树移栽到果园里以后,渐渐的又种上了各种稀奇古怪的植物。

  好在家里的孩子教的很好,不论是聪聪灵灵还是大宝二宝都不会乱动这些植物,不仅如此,在宋玉安再次利用院子以后,他们把小伙伴聚会的地点又改成了叶家,平时都不带人回来,就怕哪个手闲的搞破坏。

  宋家院子也成了这个小型农科所团队成员最爱来的地方,他们一边惊叹于宋玉安的成就,一边如饥似渴的学习着。然后活学活用,融会贯通,把这些知识运用到了自己的研究里。

  研究这一行,必须忍耐得了寂寞和失败,只有不断去失败,才能在失败中把正确的路找出来。

  遗憾的是再过一二十年,像这样专心搞科研淡薄名利的人太少。

  大家见面商讨的话题渐渐从“我最近研究了什么样的植物,有什么新思路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变成了“我最近发表了什么论文,获得了什么什么奖”。

  重理论而超过了重实际。

  文人墨客,发明创造,最要不得的就是太重名利心,当你不能静下一颗心来专心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早晚都会遇到跨不过去的瓶颈。

  研究院的疯狂暂且不提,明珠镇的居民现在是人人有存款,家家万元户了,现在湖东村发展成镇子,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盖房子。

  不盖怎么行,要是以后大家来赶集,看见你这里还是茅草房破瓦屋,那不是丢人吗!就算为了这张老脸,也得把房子盖起来啊!

  宋玉安是有人来借车拉砖才知道,原来村里的乡亲们已经这么着急了,他连忙叫叶保国去把人召集起来开会。

  “我知道大家都想盖房子,但是这盖房子也不是小事,咱们要怎么盖,盖成什么样的,大家想过没有?”

  村民们七嘴八舌的议论,有的想盖砖房,有的想盖瓦房,还有的觉得吊脚楼不错,还是想盖吊脚楼。

  宋玉安见大家讨论了半天没个结果,这才示意大家安静下来接着说。

  “以后咱们这里就是镇子了,发展会越来越好,来的人会越来越多,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思路去盖房子,那有的高有的矮,有的白有的黑,挨挨挤挤的垒在一起,好看吗?”

  当然不好看。

  “再一个,变成了城镇,那就和以前的村子不同了,要有政府大楼,要有公安局,别的镇子有的,咱们镇都得有。但咱们现在的公共地就这个广场外加村委会一片,肯定是不够的,上头要计划征收土地,万一你现在盖了房子,到时候新房子正好在征收的地界上,那你不是白费功夫了吗?”

  “征收土地?怎么要征收土地?这土地不是都分给我们了吗?”

  农民最关心的还是自己的切身利益,一听说征收土地,大家都着急起来。

  “不用担心,这是有补偿的,虽然赶不上石茬子地,但是也不会太少,这是国家政策,必须服从的,要是没有这些设施,那咱们就只是一个小村子。”

  相比做一个小村庄,他们还是更想要村子升级。村民们对宋玉安比较信服,听他这么说也就安静下来,宋玉安说的也对,官家的事情,哪里是你愿意不愿意就能决定的。

  宋玉安这才和大家说了找设计师来设计房子的事情。

  “我的计划是,咱们每家每户都盖五层的小楼,占地面积少,房间多,到时候一排排的过去,粉刷得漂漂亮亮的,又干净又整洁。”

  宋玉安只说了初步的计划,村民们商量以后,又进行举手表决,大部分都同意了,他们选择相信宋玉安,因为宋玉安没有骗过他们一次,他们之所以能有现在的好日子,都是因为村里出了一个宋玉安。

  而且那是五层小楼啊,湖东村搬进城的那些人买到一间筒子楼就高兴的不得了,他们可是拥有一整栋楼呢,想想就舒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