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最好的结果,也不是最坏的结果,容他想想,最后他会给出一个怎样的答案?
他丢下这句话后匆匆转身,碧影听到动静,连忙叫住他:“涤江,对不起。”
“你并不亏欠我什么。”
碧影露出一丝苦笑,有时候比亏欠更可怕的是心里膈应。
桑涤江离开伴侬居后,碧影只觉气力皆耗尽,她叹了口气,缓缓蹲下来,努力想要驱散这种无所适从的感觉。
也许是因为太过疲倦,连有生人靠近她都不知道,待她有所察觉时,来人已至身前。
她大吃一惊: “谁?!”
初至此地的两人皆拱手行礼道:“卑职无尘、归远参见郡主。”
她松了一口气,提到嗓子眼的心渐渐落回原处,无尘、归远是跟在严郇身边多年的随扈,也是他极为信任的人,她与他们也曾有数面之缘。
“老师派你们来,所为何事?”她装作若无其事地站起来,出言询问。
两人毕恭毕敬道:“大人派我们接郡主回京。”
碧影暗暗纳罕,之前严郇宁肯请靳寻照看她,也不愿接她回京,怎么突然改变了主意,心念一转,问道:“莫非京中有什么变数?莫非那些潜藏的危机已经解除?这些时日,长安究竟发生了什么?”
“四月初四,江南南园党人一封万言奏折经大人之手递上金殿,奏折之上历数吴琚结党营私、贪污受贿等众多罪行,证据俱全,陛下龙颜大怒,于朝堂之上当场罢了吴琚相位。”
碧影只觉得不可置信,声音都有些颤抖:“这怎么可能?!多少年了,就算有人能成功将奏折递到御前,却也总是因为证据不足而不了了之,吴琚手眼通天,他们怎么能将证据呈上金殿?”
吴琚积恶如山,罪行罄竹难书,若要为他定罪,那些物证供词绝非小小一本奏折可以夹带,他们是怎么瞒过吴琚,神不知鬼不觉地将其带入宫中?
无尘和归远对视一眼,语气也有些激动:“他们用了一个法子:莲匣呈证。”
“莲匣?”碧影意外极了,“竟连劭元国都卷入其中了。”
邵元国是大祁属国之一,国中有能工巧匠善制莲型宝匣,据说此匣极为精巧,共有九百九十九道工序,不可多不可少,往往历时数载仅能得一匣,用此匣储死物,死物能水火不侵、千年不败,用此匣储活物,活物则霞明玉映,如月入怀,可谓是稀世奇珍。
“四月初四,劭元国使臣入京进献莲匣,凡五品以下官员皆在明德门外迎接,百姓为睹此匣风采,一时万人空巷,在朗朗天日、众目睽睽之下,此匣一路入了皇城、上了金殿,在陛下亲自开封之前,谁也没有想到,匣中早已呈上揭露奸相累累罪行的铁证。”
碧影听罢此事,只觉多年来郁结心中的那些不甘、愤懑马上就要破喉而出,等了这么多年,忍了这么多年,这一天,总算是来了。
☆、第二十八章
无尘接着说道:“如今大局已定,还请郡主随我们回京。”
碧影眉尖微蹙,下意识地摇摇头,沉思片刻,她坚定地说:“我现在不能回去。”
“郡主,”归远有些焦急,劝道,“您以现在的身份长留江南实在不妥,此事若被有心人得知,只怕要掀起万丈狂澜。”
“再给我几日,待这边事毕,我一定会回去。”她的语气不容置疑。
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她一直谨慎行事,就是怕落人口实,接下来的时日,只要她小心掩饰,应该不会被揭穿真实身份。
无尘犹疑再三,还是问道:“郡主不肯离开,可是为了桑公子?”
碧影没有再掩饰,坦然道:“不错,我在等他的答复,他没回来之前,我绝不会离开伴侬居。”
归远道:“方才桑公子显然知道我们来了才放心离去,郡主若倾慕公子,何不先回长安,他日于京中续前缘?”
他们都不知道,她与他的缘分,已经很微薄,经不住迢递山水的阻隔。她害怕一松手就什么也抓不住了。
碧影摇头拒绝:“我不走,你们随意。”
归远还待再劝,无尘却拦住了他:“我们会跟随在您身边,直到您同意回京。”
她不置可否,只是拖着厚重的木屐,转身走向自己的房间。她磕磕碰碰地回到房中,一头栽到床上,将头埋在锦被中,不安的感觉越来越重,却说不清楚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