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志宏摇头道:“怎么可能,太子与太子妃是一条船上的,船沉了,对太子妃有百害而无一利,相反,太子登基,她就是……”
“就是什么?”李世民打断他的话,淡然道:“皇后吗?不会,这些年来,太子对太子妃异常厌恶,连除夕家宴都不许太子妃出席,她所生的两个孩子,虽为嫡子嫡女,却比没有名份的侍妾所生的孩子还要不如,在这种情况下,太子怎可能册其为后。”
“不管太子喜不喜欢,她都是嫡妻,是太子妃,这是不可改变的事情。”面对杜如晦的话,李世民摇头道:“没有什么不可改变的,只要太子愿意,他随时都可以废郑氏太子妃之位,之所以一直未废,并非太子对郑氏还有情义,而是父皇压着;可一旦太子登基,那么这份束缚就没有了,只怕他登基之日,就是郑氏被废为庶人之时,恐怕连承道他们也难逃此劫;这一点,郑氏心中想必也很清楚;相反,她若帮了我们,虽不能为后,但我必不会亏待她,她两个孩子也可以平安长大,封王封爵;除此之外……我应承了她,可以亲手处置季容。”
听到此处,杜如晦等人已是恍然明白,对于这个安排再无任何异议。
在确定了这件事后,其他细节很快便安排妥当,只要太子动手的消息一传来,他们就立刻赶往玄武门,制住李建成与李元吉,消灭他们的党羽;若一切顺利,就立即冲入宫中,控制住李渊,逼他退位。
如果行事不顺,未能控制住李建成人马,就迅速进宫,胁持李渊下令让东宫与齐王的人马放下武器。
如果一切都不顺,那就以李渊为人质,控制长安,万一控制不住,就退守洛阳,虽然长安城外的大军都归李渊所属,但他们当中的不少人都曾随李世民一起几番出生入死的,若李世民出面,定会有许多士兵追随!
在其他人都退下安排各自所属的事情后,刘弘基望着李世民道:“殿下今夜除了郑氏一事外,便未怎么说过话,可是心中还有所犹豫?”
李世民摇头道:“不是犹豫,而是悲哀;我刚才一直在想,若当年太原起兵之时,就知道会有今日之事,我还会助父皇夺取天下吗?”
刘弘基沉沉叹了口气道:“能做的,殿下都已经做的,是他们执迷不悟,殿下并没有错。”
李世民涩然一笑,“错也好,对也好,都已经不重要了。”说着,他起身朝刘弘基郑重一礼,“多谢先生一直为世民筹谋,先生之恩,世民当铭记于心。”
刘弘基忙扶住他道:“殿下言重了,殿下雄才伟略,能够辅佐殿下成为一代君主,是刘某的荣幸!”
李世民没有说什么,只是默默望着窗外渐亮的天色,今日想来是宁静的,只是……这宁静还能够持续多久,一天还是两天?
朝阳自云层之中探出头来,洒落大片大片的光辉,驱散着笼罩了一夜的黑暗,位于东宫西南角的宜秋宫中,郑氏正在洗漱,身为太子妃的她,衣裳却异常素净,月白锦衣上,只有一些淡不可见的暗纹,除此之外,再无花饰,发间也只簪了一枝青玉竿,竟是比东宫的侍女还要简约。
柳叶一边替她整着衣裳一边道:“小姐,早膳已经备好了,用过之后,奴婢陪您去佛堂念经。”
如今的郑氏,在宜秋宫中深居简出,每日除了诵经念佛之外就是打坐参禅,往往一个月都不曾踏出宜秋宫一步,东宫一应事宜,都是季容一手掌管,东宫的之人,几乎都快忘记还有这么一位太子妃。
郑氏点一点头,待到了偏厅,不见承道等人,疑惑地道:“二公子与郡主呢?”
“二公子一早就去读书了,至于郡主昨夜因为长疹子闹了一夜,天亮时分才睡着,奴婢便没去叫。”
“长宁的疹子退了没?”长宁是莺儿的封号,郑氏厌恶李建成所赐的名字,便一直以封号相呼,绝口不唤其名。
“还没呢,听大夫说,至少还要两三日才会慢慢退去,这次出疹子,郡主可是受了不少罪,奴婢待会儿去厨房做一些白糖糕,郡主最喜欢吃这个了。”
第六百三十九章 金香
郑氏凉声道:“你还知道心疼长宁,偏她那个亲生的父亲,却是半点没将她放在心上,生了这几日的病,连看也不曾来看一眼。”
想起李建成的无情,柳叶暗自叹了口气,口中则道:“太子要帮着陛下处理朝政,难免有些顾不上,等太子空一些了,定会来看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