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长明摆摆手:“这事你不用跟我说,我只负责尽量保证病人的安全。”
柳夕嘲笑道:“真有意思,你们拿朱老爷子的命来打赌,就是为了揭穿我的谎言?你们可真是孝顺的好儿子啊,要不要给你们颁发感动华夏最佳孝子奖?”
朱令文拉住了要说话的朱令武,抬了抬眼镜说道:“小丫头,你不用耍嘴皮子,我们当然希望父亲能治愈。如果你们真能治好,我把话撂在这里,我们两兄弟立刻给你磕头,眼都不眨一下。”
“那就准备好你们的膝盖吧。”
柳夕不再理会朱令文和朱令武让人恶心的嘴脸,走到柳民泽面前,背对着众人,看着柳民泽的眼睛:“爸,病人来了,治病吧。”
柳民泽大怒,女儿这么不懂事,让他差点气晕过去。
这件事情的后果有多么严重,她怎么就敢不知天高地厚的胡乱发表言论?
柳民泽第一次觉得自己对柳夕的管教太松了,女儿已经变得让他无比陌生,他都不敢相信面前站着的就是他养了十六年的女儿。
他愤怒的抬起头,入眼便见到柳夕那双明澈清润水光莹莹的眸子。
那双眼睛仿佛夜幕下的满天星光,夜色浓郁,星光缓缓旋转,吸人心神。
霎时,他只觉脑海里一阵恍惚,满腔怒火消散一空。
“取毫针入内关、水沟、极泉、委中、三阴交、尺泽。入一寸,继刺人中,斜入五分。”
第201章 王长明的震惊
柳民泽没有受伤的左手掀开身上的被子,让李明芳把自己扶着坐正身子,聚精会神的看着病床上的朱老爷子。
朱老爷子已经昏迷了两天左右,脸色发黄无光,嘴唇斑驳干燥,气息微弱,脉搏若有若无。
若不是一直挂着点滴,又有王长明一直用药物控制,朱老爷子根本熬不到现在。
但这也就只是吊着命而已,朱老爷子都七十多岁的人了,身体器官异常衰弱,脑部器官更是如此。如果使用开颅手术减压治疗,无异于直接要了老爷子的命。
这也是为何王长明身为国内首屈一指的脑专科权威医生,明明可以治疗朱老爷子,却迟迟不敢动手术的原因。
手术成功率太低,以朱老爷子的身体状况,基本上不可能撑过好几个小时的手术时间。
柳夕撕开一套一次性针灸针,是一种现行中医普遍使用的新九针。
听到柳民泽的话后,她用拇指和中指夹起毫针,低头看了一眼,刺入朱老爷子手腕内关穴位。
指肚暗吐一丝灵力,沿着毫针涌入了朱老爷子穴位内。
柳夕握着针头提拈了片刻,再次刺入水沟穴,同样涌入一丝灵力。然后柳泽民说的另外四个穴位,最后取了一根圆梅针刺入人中一寸,渡进去一丝微弱的灵力。
见到柳夕熟稔的插针,认穴奇准,且力道火候把握的丝丝入扣,王长明不屑的神情顿时收敛起来。
作为一名华夏医生,王长明虽然主攻现代医学,但是对中医一样有所钻研。
真正有实力的医生,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其实不会极端的排斥另一种医疗系统。而是本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心态,吸收对方的精华,摈弃对方的糟粕。
王长明当初学有所成之后回国,特意下苦功钻研在中医研究院学习了两年时间,期间对中药理念、针灸系统、推拿按摩和食疗都有涉猎。
他认为中医传承几千年,的确有可取之处,对于一些病症甚至有奇效。
然而或许是古人传承的原因,中医的病理往往被解释的很抽象化。
认为人体有各种气、分经络实质、器官分阴阳五行、藏象和中医无比深奥的哲学观,如此抽象的解释,不是静下心来苦心研究中医几十年的人,根本连中医的皮毛都摸不住。
反观现代医学,人体每一个器官、每一条血管、每一个组织都图文并茂的解释的清清楚楚。只要是一个正常人,只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学习和研究,都可以学会。
现代医学更讲究系统学习,分工合作,每一个医学者往往专攻一个领域,比如脑科,比如皮肤科,比如内科或者骨科等等,从来没有那个西医会精通每一个科目。
中医则不然,真正的医术大家,讲究全面全能。不管什么病,不管人体那个器官出了问题,都必须能医治。
否则就是学艺不精,否则就是半吊子,被所有人鄙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