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师与当朝太后青梅竹马,却阴差阳错明珠他嫁的故事,他还是听他母后讲的。当年太师奉命抄了沈家,谁又知道,沈家那些银子,有多少流到了周太后那里呢?儿子要上位,不筹些钱怎么行?
太师也是个痴情种啊。
“对了,阿古来信说父王病了,我得回富桑一趟。这边的事就交给你了,务必要叫柳儒意身败名裂、家破人亡。为母后报仇,便是我一生所求,做完此事,我们便回富桑,我自会保你一世荣华,一世长安。”说完,沈忆情理了理袖子准备离开,顿了顿,又转身对小橙子道:“另外,我再说一遍,不要妄想去找顾兰亭寻仇,她若伤了一分一毫,我便要你的命。”
“属下牢记于心。”
☆、终章
第75章终章
终章(一)何人不起故园情
九月, 刚走完天高云淡地晴暖晕染的前半程,就迎来了淫雨霏霏地阴冷铺就的后半程。
李勖去了沈园,没寻到顾兰亭, 却遇到了萧锦麟,他现在是沈氏书院的山长。
一别经年,沈园繁杏如旧,故人眉眼如初,只是, 面前的故人, 已不是当年的故人。
“草民萧锦麟,拜见皇上。”他已不再是当年嚣张跋扈的少年,进退举止,皆温和有礼。
“没想到,你我还能再见。”李勖敛眉。
“草民亦未想过,当年沉默寡言的同窗, 会是今日睥睨天下的君王。”
两人信步园中,听学子朗朗书声, 自是感言了一番世事变迁。末了,李勖还是开口问了一开始就想问的。
“锦麟, 兰亭她……可有来过?”
“她自然是来过的, 皇上目之所及杏树下那些枯叶堆, 便是她昨日亲自扫的。”
李勖眼见那些落叶归根的景象,心中不由怅然,“她昨日还在, 而今却是去哪里了?”
“她去了京城。”萧锦麟顿了片刻,又道:“想必皇上心里也清楚,沈家旧事一日未毕,她便一日不能……落叶归根。”
“她就只想落叶归根?”那么他呢?
萧锦麟笑着摇了摇头道:“皇上可还记得当年托我带的信?”
“当然记得。”
“同年同日又同窗。不似鸾凰,谁似鸾凰?杏园院中事匆忙。惊散鸳鸯,拆散鸳鸯。一年不到读书堂。教不思量,怎不思量?朝朝暮暮只烧香。有分成双,愿早成双。”
萧锦麟兀自吟了一遍,又道:“当年皇上对兰亭百般深情还历历在目,如今快到苦尽甘来的日头,我只盼皇上……莫忘初心。”
莫忘初心,方能早日成双。
萧锦麟说完便作揖告退,只余李勖抬眼去看那满园金黄。她说要落叶归根,那是否说明,沈家旧事一毕,她便要回这江南水乡?那么他呢?她的计划里可有他,可有和他的以后?
更不知,她此时是否知道了当年的真相。又对此,作何打算。
果然,自古逢秋悲寂寥。古人说的,总是没错的。
唉……
李勖回到京城,头一个见到的不是顾兰亭的人,而是她的奏折,弹劾内阁首辅罗大人的奏折。
奏折中字字珠玑,列举了罗士奇的四大罪状,科举舞弊、贪污受贿、搜刮民脂、御下不严,每一条每一项都是诛九族的滔天大罪。
而与此同时,朝□□有二十一位大臣联名上书弹劾罗士奇。其中还包括太傅杨寅和太保周勃。
众臣闻风而动,不过是因为,狱中的南合兴开口招供了。他坦陈科举舞弊一事,是与罗士奇合力作为,更是直言是因为罗士奇背后是柳儒意,他才敢与他合作。
凭他一人之言,众人自是不敢置喙当朝太师,但想当内阁首辅、看不惯内阁首辅的人多了去了,这才使得弹劾罗士奇的人一时俯拾皆是。
这边儿罗士奇这才刚刚入狱,那边儿,南合兴就交出了他与罗士奇合谋的证据簿册。这下,罗士奇百口莫辩,手下的人又全都招了,他灰头土脸,只等一个处斩之期了。
只是关于太师柳儒意,饶是严刑逼供,他也未吐露一分一毫。
这样,科举舞弊一案就还不算结,还在继续查。但冯京的案子,却是终于真相大白了。
那李延昌本是南合兴的门生,也参与了科举舞弊。冯京大字不识得几个却想功名,就找了他替他写文章,乡试、会试的策题文章,都是李延昌事先知道题目后先写好,再由保管试卷的考官把冯京的文章和写好的文章一换,冯京才得高中。而负责保管试卷的考官,正是罗士奇与南合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