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璇端着药从廊外过,入耳这一句,目光沉了沉,径去了厢房。
女童盖着被子如小猫一般,脸庞烧得红通,听声音张开了眼眸,见他现出了木讷的欢喜。
苏璇吹凉了药,持着汤勺一点点喂,看她咽得格外费力,幼嫩的舌上还残留着水银染溃的伤,苏璇心头沉甸甸,动作越发小心。
听说苏璇救了一个受伤的孩童,枯禅大师的几位弟子都送了药材和补品,加上宁樱的照料,小胡姬如卑微而顽强的野草,逐渐恢复了健康。苏璇总不忘从外边买些点心糖饼,将她喂得白润起来,又换了新的衣衫,终于像个正常孩童的模样。
温轻绒对安置女童一事格外上心,问了不少人,回来与苏璇道,“城北有个神刀刘家,刘老爷子时常陪女眷来寺里上香,他家业颇大,素有善名。那日听一位师兄提了,他一口答应,能有这样的积善人家相托,苏兄定不必再牵虑。”
苏璇听得可靠,谢过温轻绒,此事就算定下来,数日后他将女童抱去刘府,看着她被丫环牵进了大门。
女童很乖,即使进陌生的地方也没有哭闹挣扎,她只是踉跄的扭回头,一直看着他,黑黑的眼睛空空的,一点光也没有。
第24章 士与侠
半圆的坟茔卧在崖边,一方青石碑书刻简洁,碑前跪着一个人,许久未动。
一方云履踏过,青草被踩得低伏下去,露水浸湿了灰白的鞋边,北辰真人来到跪者身后,“师祖走得很安祥,不必过份哀恸,起来吧。”
苏璇神色静穆,对石碑叩头后起身,向来者唤了一声,“师父。”
一长一少身量已相差无已,这个天资卓越的徒弟让北辰真人深为骄傲,当面却正颜教导,从不纵容偏溺,“你在灵鹫山中九死一生,稍有差池即丧于凶魔之手,可知教训?”
苏璇的武功授自师祖镜玄真人,北辰真人万事繁杂,实际管得不多,但每有训诫必然切中,一直令苏璇敬畏有加,“师父责备得是。”
北辰真人又道,“你身为后辈,在九华山当众挑衅朝暮阁的长使,可知其错?”
这一句虽有微责,实是关怀,苏璇自能领会,“是徒儿思虑不周。”
山间云鹤往来,北辰真人衣袖当风,语重心长的告诫,“你的武功进益神速,固然极好,行事却更须谨慎。江湖纷纭,人心难测,出类拔萃者更易遭遇魍魉。你冲夷师叔听素月真人提及柯家一事,猜出你惹了长空老祖,大惊之下赶去夷陵一带寻你,当你遭遇不测,百般懊悔自责。”
苏璇胸膛一热,顿生歉疚,“是我莽撞了,下了山我定去寻师叔致歉。”
北辰真人见他心性纯正如一,并未被纷来的赞誉冲昏头脑,骄狂自负,欣慰之余转了话语,“你在凶徒手中救下的渔家小女,其父虽是被凶徒所害,到底受了牵累,素月真人说她资质尚可,我已令人将她携来山上,归入本门新弟子之列。”
正阳宫历来收徒极严,这次可谓罕有的破例,苏璇大出意料,顿时一喜,“多谢师父,此事是我处置失当,牵连弱小,事后深觉愧疚。”
北辰真人的长须被山风拂动,忽然问道,“你一心救人,难免顾此失彼,凶徒却是肆无忌惮,万一这孩子将来迁怪于你,该当如何?”
苏璇怔了怔,“我自当尽力弥补。”
北辰真人摇了摇头,“纵然尽力,逝者也无法生还,如何补得过来。”
苏璇沉默了,不知该如何回答。
北辰真人蓦的一笑,负手远眺云雾深处,话语意味深长,“补不过就罢了,容其怨责,自行其事即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你既要能容旁人之错,也要能容己身之错。”
苏璇讶然望向北辰真人,若有所悟,片刻后深深的揖了一礼,“师父的教诲,徒儿记下了。”
苏璇离去了,北辰真人仍在原地沉思,掌下抚过冷硬的石碑,抹去石面湿凉的雾气,碑身越发光泽温润。另一名青年来到身后,恭谨的向真人致礼,“师父。”
北辰真人对大弟子道,“叶庭,这次你与苏璇一道下山,他不足之处,你多提点一二。”
叶庭正中下怀,欣然而应,“师父放心,我定会好生照应师弟。”
北辰真人若有所思,“九华山的事并非偶然,朝暮阁的少使在同一时期率精锐突袭,将潞州控入掌中,今后必定还要生事。澄心与枯禅两位大师的信中也有提醒,背后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