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妻_作者:糯糯啊(173)

2018-10-31 糯糯啊

  而且更重要的是,就算只动摇了杭城地区一小块地方和一部分人的固有观念,这何尝不是一种进步?整个环境只要变好,那这个社会环境下的女人就会轻松一些,她就算生活富足有高墙环绕,可她也是这个体质下的一个女人罢了。

  所以帮别人就是帮自己。想透了这一点,林若青也就更加有动力了。

  庵堂那边让孙秀才教着,读书识字是没有问题的,加上庵堂那边真正到了读书年龄的女娃子少,林若青干脆就放出告示去,让周围百姓家若是有心过去听课的女娃娃,那也可以一起送过去蹭课,不收取其他费用。

  不过这个消息放出去以后,响应的人并不多,最后到了时间零零散散只来了几个人家的,且还都是自己结伴偷偷跑来看看的。

  想想也是,这个能读书的女娃子在家里也能够干活了,干嘛放着一个免费的劳动力不用,反而让她出去读书,这不是浪费吗?

  这个年代别说女娃子了,绝大多数男娃子都没有机会出门上学呢。

  这是根本上的观念问题,不是谁的一句话就能改了的。

  林若青也不想在这些方面烦恼,她干脆将注意力转到了织布厂那边。

  织布厂现在的生产已经趋于稳定,每日女工们上工下工都是百人一起进进出出,而且大部分都是窈窕年纪,倒是让周围过往的青年们都看直了眼。

  好在是织布厂里安排了不少身强体壮的小厮维护安全,且来回的女工家里不是有人来接送,就是织布厂这边马车送回去,目前为止也没有出什么岔子。

  而织布厂里的女工多了,就需要管理,与其让外面铺子的掌柜或者管事进驻,林若青倒觉得从女工之间筛选更加合适。

  女工本身就晓得整个织布厂的工作流程,管理起事情来也会更加轻车熟路。只不过怎么选要另说。

  织布厂里的教书识字已经开展了大半年了,可实际上每次都会认真上课的人却不算多。而一个月两次的教书活动更是不够真的让人深入学习些什么。

  可以说现在厂里女工的文化水平都完全不够格。但这也不是问题。

  三月中旬天气依旧严寒,如果不是有事儿,林若青是在家里能不动弹就不动弹的。她本身是个不够勤快的人,这点没法改。

  不过三月十四,赶在女工们十五放假回家的前一天,她还是出门到了织布厂。

  一方面是为了亲眼看看织布厂的状况,一方面则是为了女工管理的问题。

  平常别说是织布厂里的女工了,就连里头的小管事都是基本没亲眼见过林若青的。因此十三这天知道第二天林若青要来以后,就早早做起了准备。

  等十四的时候,林若青的马车一到厂门口,就看见女工们都在外头等着,几百人站得整整齐齐,都在外面吹风呢。

  林若青穿着披风,头上连着披风的帽子,将她的一张衬托得更加娇小。厚实的衣袍下,她还揣着着一只小暖炉,将保暖工作做到了极致。

  不过就这样,出了马车被冷风一吹,还是觉得冷得慌。

  因而林若青也不等小管事开口奉承,启唇第一句就是:“在这儿等着做什么?进里头去吧,外面多冷呢。”

  管理赶紧依言将女工们给喊进了里头。

  反正都是女工,没什么男女忌讳,不少人都偷偷看着林若青这个传说中的大掌柜。

  大家都以为能做大生意到这份上的肯定是十分有本事的人,而很多人心中有本事的标准必须是和年龄挂钩的,因此在见到林若青的第一眼,惊着了好些人。

  乡下人家养得糙,十四五岁的女娃娃看着都不是细皮嫩肉的,和林若青这样的的确是没得比,林若青就更加见得年轻,半点都看不出已经是十九的人了。较真起来,说不定要比一些十三四岁的小姑娘还见嫩些。

  再说那开口时轻轻柔柔的声音,像一阵春风似的要酥到人的心里头,将这些女工们都暖得够呛,她们忍不住想,男人若是听了那不得把人家的魂都勾走了?

  林若青让女工们回去上工,自己在管事的带领下在织布厂的各处都转了转,提点了几个做得不够上心的地方。

  林若青语气轻柔,可说出来的话却不客气:“下一回我过来可不会提前说,若到时候还有现在的问题,那就没这么好办了。”

  管事们听得一头冷汗,弯着腰答应了。

  林若青来得晚,看完一圈以后也就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她也没走,而是先到了食堂里头的一角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