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大人所言极是。刺杀周师爷的人必定是齐王派去的杀手。”张御史断定。
“周师爷一事要禀奏长公主殿下。”刑部尚书道。
“明日朝议后我们去御书房向长公主殿下禀奏此事。”帝卿绝道。
众人同意。
入夜了,帝卿绝带着无邪回府,墨凌尘跟着去。
马车上,墨凌尘百思不得其解,“齐王如何知道我离京去苍南?”
帝卿绝的凤眸染了丝丝戾气,“帝京各大世家望族,齐王都布了耳目,一有动静,他很快就会知道。”
“可是,这苍族一事,只有我们几人知道,我们不会泄露出去,又是谁走漏风声?你怀疑过宋姑娘吗?”
“宋姑娘知道轻重,应该不会是她吧。”无邪觉得,宋盼兮应该不会坑害帝卿绝。
“宋盼兮的确有嫌疑。”帝卿绝冷眸微眯,“倘若不是她,那么齐王的耳目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必须提高警惕。”
“今夜回去,我就清理一番。”墨凌尘恨恨道。
“周师爷死了,没有有力的人证,只有那本小册子,怎么办?”无邪担忧地问。
“所幸之前你献计,齐王已经亲口认罪。即使他不认罪,长公主殿下和朝中大臣也不会相信。”帝卿绝道。
“我总觉得这件事应该速战速决,拖久了会夜长梦多。”墨凌尘忧虑道。
她也这样觉得,变数太多了,齐王又有军方背景,有不少将领曾经在他的麾下效力。只要他振臂一呼,或许有不少将士追随他。
倘若齐王反扑,那么帝京势必动荡,他要对付的第一人是帝卿绝。
那时候,帝卿绝怎么办?
无邪不敢想下去,倘若狗急跳墙的齐王造反,上凰长公主、帝卿绝,乃至于整个朝廷,如何应对?
……
翌日,二十几个大臣在御书房听审。
齐王身穿囚服,跪在地上,满目愤然的精光。
张御史把周师爷一事详细说了,道:“长公主殿下,周师爷被杀手杀死,分明是齐王得知消息后派人灭口。这反而证明了齐王的的确确在八年前大肆屠杀苍族万余人这个事实。”
帝卿绝冷冽道:“殿下,齐王屠杀苍族万余人一事,事实清楚,人证、物证确凿,齐王也在朝议时亲口认罪。请殿下从严惩处。”
墨凌尘道:“殿下,苍族遗孤苍兰姑娘就在殿外候着,殿下可随时传召她进殿审问。”
齐王忽然大叫:“殿下,臣没有屠杀苍族!所谓的人证、物证,都是帝卿绝一人伪造,屠杀苍族万余人也是他一手谋划,把这重罪的罪名扣在臣头上。殿下明察啊,臣是冤枉、无辜的。”
那些平日里依附于齐王的大臣,此时不知道应不应该为他求情、说好话。
因为,他们无法判定,齐王究竟有没有屠杀苍族人。
倘若齐王真的犯下重罪,他们为他求情,只怕会被牵连。
明哲保身是最明智的选择。
“苍族族灭一事,时隔八年,很多证据已经找不到了。”上凰长公主不动声色地说道,“帝爱卿、张爱卿,你们找到的物证,只能是佐证,不能当作直接证据。而那个苍族遗孤,究竟是不是苍族人,谁也不知,难以证实。”
“殿下也知道此事时隔八年,根本找不到更有力的证据指证凶徒,找到周师爷与他所攥写的小册子已经非常不容易。”墨凌尘隐隐动怒,“再者,之前齐王也亲口认罪,杀光、烧光苍族人……”
“墨国师,那几天本王被恶鬼缠身,病得糊里糊涂,胡言乱语,那些话岂能当真?”齐王道,“殿下,嫌犯要在清醒之下认罪才能作准。臣那日根本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一切言行举止皆不能作准。”
“虽然齐王是在那样的情形下认罪,不过,即使他再恐惧、再糊涂,也不会承认没有做过的事。只有做过亏心事、心虚的人,才会怕鬼敲门。殿下,八年前苍族一夜之间被灭族,不仅当地官府没有上报,而且当地百姓很少提及,必定是有位高权重之人以强权镇压、封口,否则朝廷不会一无所知。”张御史铿锵道,“天道昭昭,世间万事皆有天理道义。苍族那么多亡灵冤死多年,残暴的凶徒依然逍遥法外,千千万万的百姓岂不心寒?传扬出去,天下人必定嘲笑我大魏律法形如虚设,视百姓如蝼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