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岚这时候才知道,甄宝小时总是莫名其妙的哭闹,其实是在抗议自己没有专心陪伴她。
但考虑到现实,无论是甄岚还是宋山竹,都没有办法时刻专心致志地陪伴甄宝,甄岚和宋山竹都很忙,那样做显然是不现实的。甄岚发愁要怎么办的时候,宋山竹耐心地和甄宝交流沟通,和她约定,自己和甄岚每天的哪些时间是全部属于她的,在约定好的时间里,会专心致志地陪她说话,陪她玩儿,但是在其他时间里,她们需要看书,需要学习,需要做自己的事情,可以分出一部分精力关注她,但是不能专心致志地陪她。
在甄宝的专属时间里,宋山竹和甄岚陪伴她的时候也不会分心去做别的事情,拒绝其他人或者其他东西的干扰,和甄宝一起做游戏,或者为甄宝读绘本,会尽量满足甄宝和她们亲密的一切要求。
但是在其他的时间里,宋山竹和甄岚则要做自己的事情,只会分出精力注意甄宝是否安全,是否有什么基本需求。
宋山竹一开始和甄宝商量的时候,甄岚觉得宋山竹在做无用功,“甄宝才两岁,你和她商量这些,她哪里能听得懂?又怎么可能按照你的意思来?”
但事实上,甄宝竟然真的慢慢理解了宋山竹的意思,年仅两岁的她不但懂了妈妈和宋山竹分配给她的专属时间,而且学会了看表!
每天自己看着墙上的挂钟,时间一到,立马就跑到甄岚或者宋山竹身边去。
甄岚目瞪口呆!要知道,学会看钟表可是小学课程里的内容,甄宝如今两岁竟然就会看表了!这让甄岚怎么能不惊讶!
宋山竹对此的表现自然是非常淡定的,她拍了拍甄岚的肩膀,对甄岚说道,“你得快点习惯这件事,你的女儿是个小天才。”
.
随着甄宝的渐渐长大,宋山竹和甄岚也渐渐摸索到了和甄宝相处的方法。
她们需要常常对甄宝说“我爱你”,无论是甄宝开心的时候还是她发脾气之后,因为甄宝的情感特别丰富,很容易受伤,她需要一次又一次地跟你确定你是否爱她。
自然,和甄宝交流的时候,要全身心地投入与她的交流。随着甄宝的长大,她已经明白了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不是妈妈和宋山竹的所有,所以她只需要在每天属于她的“专属时间”里要求两人百分百的注意力,其他的时间会很懂事的一个人玩耍。
甄宝学会汉语拼音和认字也是非常非常早的,还没有上幼儿园,标注着汉语拼音的儿童书,甄宝就可以毫无障碍地阅读了。在会读书之后,甄宝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不再那么粘着妈妈和宋山竹了,对读书抱着极大的热情。
在甄宝进入幼儿园,一开始不停地哭之后,宋山竹和甄岚发现甄宝对环境非常敏感,所以去到一个新的地方并不会很快适应,在陌生的环境里非常焦虑。不仅仅是幼儿园,在其他的新环境里,甄宝也会躲在妈妈或者宋山竹的身后,观察很长的时间,确定环境安全之后,才会放松地去玩耍。
因此,刚进入幼儿园的时候,甄宝的哭闹,也是很正常的了。
宋山竹和甄岚认识到甄宝在这方面的特点之后,并没有听之任之,而是想办法帮助甄宝,她们不能让甄宝一直做躲在壳里的寄居蟹,而是要引导着甄宝慢慢适应新环境新事物,最终重新获得安全感。
要熟悉就要先了解,要了解就要多给机会接触,如果一味地满足甄宝的要求,不去改变,反而会让甄宝更加没有安全感。于是宋山竹和甄岚选择牵着甄宝的手,慢慢地往前走,而不是抱着孩子躲在洞里。
除了幼儿园之外,宋山竹和甄岚又为甄宝报名了兴趣班,会轮流陪着她一起上课、做游戏,有空就带她出去玩,逛公园、走亲戚、去朋友家,给她示范如何跟人打招呼,如何与大人交流,如何与一群小朋友们玩耍,帮助她尽快地融入群体——
这样做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甄宝变得越来越活泼外向,在幼儿园里不但不会哭了,而且俨然成为了幼儿园小班里的孩子王,所有的小孩子们都愿意听甄宝的吩咐,都抢着和甄宝玩儿。
.
毫无疑问,甄宝是一个很有主见、很执着、很不愿意妥协的孩子,这些品质,在甄宝长大后进行科学研究的时候,自然是巨大的优点,但是在甄宝的这个年纪,显然并不全是优点。
在为甄宝设定界限和规则这件事上,宋山竹和甄岚也花了很多功夫。让甄宝尽早了解这个世界的界限,知道什么是有所为有所不为——过马路要遵守交通规则、公共场合不能大声喧哗、别人的东西不能乱要、不能打人骂人、不能乱扔垃圾……即使甄宝只是一个小孩子,也不能破坏规则,这个世界不是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