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世情杂说》好像记载了世间千奇百怪的事,徐大人应该是想从这本书里找到人身上起火的相关记载。”她也拿起一本书,快速翻了翻,“徐大人是个尽职的好官。”
“书房比较乱,徐府的下人没有收拾,应该是徐大人吩咐了无需收拾。”
燕南铮仔细地看过每一处,不过还是没有找到对凶案有用的线索。
忽然,他听见一旁的卿卿轻呼一声,眼疾手快地伸臂揽住她。
兰卿晓不慎踩到掉在地上的狼毫,立足不稳滑出去,险些摔倒。她下意识地拽住他的广袂,躺在他的臂弯里,呆呆地凝视他。
这一刻,时光好似静止了,浮尘在明亮的光柱里漫游。
燕南铮静静地看她,目光变得深浓。
魂魄归位,她陡然回过神来,尴尬地站起身。
“当心些。”他的掌心轻抚她的柔腮,掌心的暖透过薄薄的肌肤偎贴她的心。
“嗯。”她沉醉于他这细微举动的体贴与温柔里。
忽然,外面响起脚步声,她惊得后退一步。
徐夫人由嬷嬷搀扶着过来,哭得双目红肿,满面泪痕。
兰卿晓宽慰道:“还请徐夫人珍重,徐大人需要您照顾,徐府还要依靠您支撑着。”
徐夫人用丝帕拭泪,收拾了情绪。
“徐夫人,这几日徐大人可有什么不同寻常的地方?或者府里可有发生古怪的事?”燕南铮淡淡地问。
“近来凶案频发,老爷忙着查办凶案,一般很晚才回府,回来了也是待在书房,没什么古怪的事。”她回道。
“府里一切如常吗?可有发生怪事?或者徐大人可有见过陌生的来客?”
“一切如常。”
“敢问徐夫人,在朝上或是私下里徐大人可有仇敌?徐家可有与人结怨?”燕南铮盯着她,目光轻淡如烟,兰卿晓却知道,他的目光可以洞穿人心。
“家里的确与一两户人家结怨过,不过不至于纵火烧死人吧。至于老爷在朝中是否有仇敌,妾身不太清楚,老爷甚少在府里说大理寺与朝上的事。”徐夫人凝眉回忆。
“与徐家结怨的是什么人家?徐夫人可以简单说说吗?”兰卿晓追问。
“一家是住在城东的许家,一家是住在城南的赵家。”
“徐夫人可以简单说说如何与许家、赵家结怨的吗?”
“一定要说吗?”徐夫人迟疑道,想着家丑不可外扬,不太想说。
“或许这正是侦破凶案的关键。夫人放心,我们不会泄露出去。”兰卿晓莞尔道。
“跟许家结怨是五年前的事了。五年前,我们与许家是邻居,妾身的长子尚且年幼,与许家的公子时常一起玩耍。有一日不知怎么回事,两个小孩打起来了,都受了伤。许家老爷心疼儿子受伤,非常生气,非要去京兆府告,后来京兆府尹居中调解,但许家老爷认定京兆府尹与我家老爷勾结,愤然搬走。”徐夫人停了一下,接着道,“赵家是做买卖的,在帝京有八家铺子,大约半年前,赵老爷想儿子在大理寺谋个小吏的差事,找到老爷帮忙,许诺老爷,倘若办成事,就把他的小女嫁给老爷为侧室,还馈赠老爷五万两。老爷怎么会做这种事?这可是要杀头的。老爷严词拒绝赵老爷,赵老爷恼羞成怒,就此结了怨。”
兰卿晓看向燕王,燕南铮静静地听着,浓密的长睫遮掩了所有心思。
第126章 找到新线索
徐夫人忐忑地觑着燕王,担心燕王上报这件事,那徐家就要遭殃了。
兰卿晓瞧出她的不安,转开话题问道:“此后许家、赵家没有找过你们或徐大人麻烦吗?”
徐夫人回道:“没有,就老死不相往来了。”
“这几日徐大人的膳食茶饮、衣物有什么问题吗?是平常那些下人负责的吗?”
“跟往常一样,都是那些下人负责的。”
兰卿晓见燕王没有开口的意思,便又问了几个问题,不过依然没有收获。
燕南铮不发一眼地离开书房,不过刚走到外面就问道:“徐夫人,近来府里的仆人有新来的或是刚离开的吗?”
徐夫人想了想道:“应该没有吧,这些事由管家打理,妾身不太过问。”
之后在徐府看了一圈,兰卿晓与燕王告辞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