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城往事_作者:郁大隐(532)

2018-10-27 郁大隐

  气象台的预报确实如杜德仲所愿,又一次出了错,但这次的错不仅没有让人感到开心,反而感到压力重重。因为从九点半开始,大雪就变成了暴雪,棉絮一样的雪花落在地上,发出如春蚕嚼食桑叶一样的沙沙声。街道上的汽车几乎全部停摆了,深陷在雪地中,紧急化雪开辟出来的通道,全部供抗灾人员使用。

  黎城的电视台和报社也行动起来,原本准备好的雪景组照,眨眼之间成了黎城遭遇史上最严重雪灾的模板。外地的蔬菜水果停止运输,市内物价急速上涨,供暖和供气的管道出现异常问题,很多市民在家里冻得瑟瑟发抖,只好把被子一层又一层的铺在床上。到了夜里十二点钟,电线上的积雪过重,直接压断了几根重要的输电线路,这回连堂堂的市政府都断电了,只好紧急启用柴油机发电,维持正常的秩序运转。

  贝壳饭店靠近主干道,积雪深可及膝,自然也幸免不了。良心厨带着一帮小青年奋力铲雪,然后用农村常见的架子车运到周围的低洼处。至于屋顶上的积雪,暂时无法处理,只能顺其自然。反正现在除掉了,回头还是会积满。

  弄好了这边的积雪,良心厨又带人前往程家新村,帮程黎平的父母清理积雪。程家买的房子在三楼,积雪自然影响不到。良心厨无事可做,在屋里喝了会茶,跟程黎平的父母说了会话,便又下楼来,指挥着一帮小伙子帮周围的邻居清理楼下的过道。

  邻居们知道这是程黎平的朋友,都夸赞道:“小年轻交朋友,就应该交这样的。你看看咱们村书记那个儿子,交的都是些什么玩意儿。”

  干完了活,良心厨拒绝了程父程母挽留吃饭的好意,又带人回贝壳饭店去了。到了大门前,良心厨一脸懵逼,原来屋顶不堪受力,居然被积雪硬生生给压塌了。转头看向周围的住户,人家搭的大棚,用简易泥瓦做的房顶,也全部倒成一片。

  “我的个乖乖,这雪可真大。”良心厨终于学会了感叹。

  暴雪持续到次日早晨,终于停了下来。看着鹅毛大雪变成细碎的雪粒,杜德仲心里说不出的激动。都说人能胜天,可是严格说起来,大自然的力量真的是谁也无法战胜的。别的暂且不说,这样的大雪倘若再持续两天,整个黎城市区都要被活埋,更不必说农村地区了。

  雪停了,救灾的市民队伍也纷纷行动起来。很快,从各个区域递交上来的伤情报告也摆在了朱家营和杜德仲等一众官员面前。这场大雪总共持续了四天,造成三百多间房屋倒塌,四十六人死亡,将近七百人受伤。杜德仲和朱家营商议过后,决定让伤者接受公费治疗,这笔钱由政府财政来出。

  葛晶第一个投了反对票,而且他的理由也很充分:“为了应对雪灾,市财政已经拨了不少款。回头积雪融化,还要投入大量的资金防汛。临了农历年底,咱们市财政本身就不宽裕,这笔钱还让政府贴,未免太为难了。”

  主管民政的副市长也叫苦不迭:“我同意葛晶同志的说法,按照谭书记的指示,今年全市吃财政的工作人员都取消了奖金发放,用以补贴给农村的老人和残疾人,我们的账上实在没钱了。”

  朱家营此前因为介入王智浜的公司上市事件政绩上丢了分,迫切想从这次天灾中补回来,当即拍着桌子说道:“财政上困难,这个我知道。但农民才是最不容易的,这样吧,发动公职人员捐款,我带头,这个月的工资全部捐出去。”

  杜德仲也跟着表态说捐一个月工资,其余的官员相互看了一下,纷纷跟着响应。

  这件事解决了以后,当务之急就是防汛了。如果不再持续降雪,哪怕没有天晴,积雪也会开始融化。市政集团的各种大型车辆全部集中起来,将城区中的积雪拉到城东塌陷区。至于农村的范围实在太大太广,根本无法清理,只能顺其自然。

  好在大雪停了以后,军分区驻黎城的部队接到上级指令,开始成建制的投入到救灾当中。他们有全套的重工设备,在黎城市水利局的大力协助下,从桃花仙山开辟了一条宽达二十米的水渠,以保证积雪融化后的水流顺着这条水渠纳入沱河。在地势低洼的沱河两岸,又加固了堤坝,并安排附近的乡村领导二十四小时巡视。

  这些工作完成后,黎城大大小小的领导们终于放下心来,至少能回家睡个安稳觉了。根据气象台的预报,接下来的几天都没有降雪,而且天气以多云为主。没有太阳的照射,积雪融化的速度相对较慢,也就无法产生流速很快流量很大的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