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熙觉得这是虎落平阳被犬欺。尚云天是看自己如今不能拿他怎样,免了被皇上误以为灭口泄私愤的嫌疑,便上太子府挑衅来了。
刘熙养气功夫渐长。于是,便耐着性子听这书生满嘴的狂言。书生的投名状,便是预言江西大旱,以及将要发生暴乱的匪首名单。
太子爷听着听着都乐了。这个小吏大约觉得在舞弊案中,他借了琅王的威风,凿开了太子的船底,掀翻了一船的朝中大吏,便得意忘形,以为他刘熙是个缺心少魂的痴儿,什么山猫怪兽都收?
他猜这人大约是琅王教唆来的,便暗自决心绝不掉落琅王那狗杂种的陷阱。只耐心听完疯疯癫癫的话后,异常客气地将尚云天送出门。
本来这事儿便算过去了,反正这候补小吏不是包藏祸心,就是因为与状元失之交臂,得了失心疯。
可是一个月后,江西千里加急的奏折送至龙案,请圣上定夺。
那奏折里所言之匪首人名,与尚云天所言皆是吻合。
太子那一刻只觉得后脊梁酥酥麻麻,匪夷所思!因为尚云天在跟他言此事时,江西还没有暴乱,甚至干旱的消息都未传至朝廷。就算那楚邪手眼通天,爷不可能窥得这等先机,安排书生来坑他。
从朝上下来,太子冥想一夜,便又找来了尚云天。
尚云天又说出了一些未来朝中之事。太子也少了先前戏谑的心情,只等他的话落在地上。
没隔几天,一一应验。
刘熙不得不相信尚云天之言:他自护城河中被救起后,便开通天眼,知晓未来之事,而这时上苍与他之历练——辅佐大沅朝未来的有道明君太子刘熙。
刘熙虽然觉得这位差点成为状元郎的书生被水泡发了脑子后,如今走的是江湖术士的路数,云山雾罩的。
可是他说得神准,也不由得不信。
正赶上皇帝委派他去处理江西这个烂糟糟的乱局,刘熙便索性带了这位候补的小吏一同前往,最后果然在他良计之下,载誉而归。
至此为止,太子才算是对这人的奇能深信不疑。
是以当尚云天开口言道让他在京郊举办宴会时,太子立刻吩咐府里的管事制帖子发散出去。
不过刘熙手下的谋士却心有顾虑,只觉得这般行事,似乎有些跟琅王对抗太甚之意。
其实刘熙也有此意。他虽然自小便跟楚邪不对盘。可是舞弊案的余波未平,再经此一回,让圣上听见风声,难免会疑心自己的心眼太窄。
想到这,他笑着对步入亭子里的尚云天说出了心中的顾虑。
尚云天拱手低头道:“听闻太子昨夜起,命人温酒,夜饮二更天。卑职斗胆一问,太子因何事心绪难平,夜不能寐呢?”
太子没想到这人连自己的起居也如此留心,不由得表情一凛,语气阴沉道:“尚大人且猜猜看?”
尚云天看着太子脸色陡变,却泰然自若,只伸出手指头蘸取了茶杯里的水,写到“黜嫡立庶”。
这下太子脸色依然全变,猛地一拍桌子道:“尚云天,你好大的胆!”
尚云天却在太子的盛怒中往前走了一步,低声道:“太子居安思危,高瞻远瞩,能辅佐如此贤德主公,此乃臣子幸事。”
太子眯了眯眼,只觉得在朝中浸染多年的老油条都不及这个青涩书生戴高帽的功力,不过怒气倒是压了压问:“若你之言是真的,你觉得那个替位之人是谁?”
尚云天一早便料到太子会问,只不慌不忙道:“太子真正要防范之人,并非二皇子……而是江东不速之客!”
太子又被说中了心思,最近圣上偏宠二皇子刘剡甚是明显,怎么能不叫他起疑心,可是偏偏尚云天却说并不是二皇子……他眯了眯眼问:“此言何意?”
尚云天道:“太子难道不觉得楚邪满身反骨,生性桀骜不驯吗?臣此前曾做一梦,梦中此人在太子您即位后,做下大不敬之事……”
刘熙没有说话,可是瞳孔却猛地一缩。
尚云天抬起了头,尚显得青涩的英俊面容上,带着一股说不出的杀意:“此人不可手握兵权,不然太子您后患无穷!”
太子的身子往身后的藤椅上一倒,脑子里顿时闪过千万个念头,每一个都要把楚邪碎尸万段。
而琼娘这边从茶馆回到琅王府后,不多时,琅王便回转了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