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琼娘进来时,刘剡抬眼看向她。
只见她身着一身素裙,脸上虽然未施粉黛,但女儿家最好的年纪便是上佳的胭脂,唇红齿白,柳眉浓淡适宜,让人看了格外的顺眼。
二皇子想着她昨日命人将自己的管家等人打了出去,这等子的泼辣劲,真是满京城的女子都难找一个。
可是这便让刘剡对她越发的感兴趣。
满身素色,是在给楚邪守孝?倒是个长情的女人。只是那人已经不再,再深的感情也将转淡。
眼下父皇重病袭来,一病不起,国不可一日无君,自己便是最佳的国君人选。
但是这他这大哥却也来凑热闹。妄图装一装勤勉的孝子,扭转父皇之心。
他且得盯紧,不可这个时候节外生枝。
不过父皇眼下的心思全在痛失杂种的身上。刘剡向来会揣度父皇的心思,自然知道父皇眼下心里的宝贝疙瘩乃是琼娘的那一对儿女。
琼娘是个聪明的女人,当知眼下的形势该是如何选择。
只要她肯,刘熙便想要正式迎娶她为侧妃,这样一来,她的那一对儿女便成了自己的继子继女,可以名正言顺地姓刘,认祖归终,纳入皇家的族谱中。
皇帝对楚邪是何等的偏心,有了楚邪的一对双胞胎做筹码,不愁父皇不传位给他。其实就在昨日,他已经含蓄地向皇帝表达了这层意思。
因为琼娘一早便与楚邪过了休书,再无干系。楚邪这番身死,她更没有守节的必要。就算明日要领着两个孩儿改嫁他人,做皇帝的也不好过问。
甚至嘉康帝想要将两个孩儿要回身边,都因为楚邪的身世隐秘,不好下旨开口。
但是若嘉康帝肯将琼娘赐婚与他,那么琼娘便是名正言顺的皇家儿媳妇,而两个孩儿也认祖归宗,随时可以长住宫中。
刘剡便是抓住了嘉康帝不愿自己的孙辈再落入旁姓的心思,才主动求娶。
而他的提议倒是真的入了嘉康帝的龙心。他如今可管顾不得自己这位义妹与谁情深义重。
把自己的孙子孙女拢回到皇室刘家才是最重要的。
纵观皇子里,只老二最宅心仁厚,与忘山又是好友。他肯开口提出要纳娶琼娘为正妃,应该也是存着照顾故人妻女的心思。
若是羲和与若华能纳到二皇子的名下,二皇子也会视如己出,让他俩长在刘氏皇家之中。
每每想到自己的皇儿忘山不能姓刘,乃是皇帝生平最大的饮恨。
此番他虽然痛失爱子,可是若能一对孙辈认祖归宗也是好了。
抱着这样的心思,他倒是没有驳斥刘剡的提议,只是言道:“此时还要与你皇祖母商量一下,再行赐婚。”
这样的话语,俨然便是同意了的。
刘剡得了父皇的默许,又认为自己算无遗漏,看向琼娘的目光,不免稍显些露骨,俨然便是看着自己的囊中之物,未来的娇媚侧妃。
琼娘只任着他看,目不斜视地向皇帝请安。
万岁看着她怀里动来动去的两个粉团的孩儿,精神为之一振,有些迫不及待道:“快些将孩儿抱来与朕看。”
于是两位宫女接过那两个婴孩,抱至龙榻之上。
若华是比哥哥还要淘气的小女娃,也不管什么龙榻不龙榻,只撅着包了尿布的小屁股在龙榻上来回晃了晃,便一骨碌爬起来,冲着嘉康帝吐着粉舌头笑。
而羲和也不不甘示弱,毫不认生地往嘉康帝的身上爬,想要拽一拽那满把的胡须。
嘉康帝心里一暖,直觉真爱是爷孙血浓于水,两个孩儿都跟自己有眼缘。
尤其是那若华,简直跟晴柔的模样像极了,再望望一旁活脱是小楚邪的孙儿。嘉康帝顿时龙眼模糊,一时哽咽不知该如何言语,只是以后他下了九泉黄土,该是怎么跟晴柔交代,他身为九五至尊,却没有照顾好他俩唯一的孩儿。若是不管不问,那琼娘又是有恩义的,大约是会让羲和回归楚家本家,继承楚邪的爵位。那样一来,岂不是又给楚归农那厮白白添了子孙?
思及于此,再看一对孙辈的可爱状,嘉康帝先前的一点犹豫也尽抛在了脑后,一心只想着让孙儿孙女认祖归宗。
于是皇帝开口道:“韶容公主离了王府,返家多日。你当知你这一对儿女甚小,当是爱惜他们的名声,不可让他们无父太久。既然忘山当初休书里言明,孩儿归你,那楚家那边可自行从本家那里过继孩儿承袭香火。你是皇室中人,倒是可以亲上加亲,今日朕便做主,将你配给二皇子为侧妃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