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归位_作者:狂上加狂(418)

2018-10-25 狂上加狂

  然后他一路骑马回了王府,在路上,也在思度着这事情。

  如今随着二皇子宫变失败,皇帝上立储一事讳疾莫深,满朝的百官也识趣不提。

  但是背后议论大皇子被重立之事日盛。

  主要因为这大皇子被废后虽然颓唐了段时日,也不过多纳娶了几个妾侍侧妃,并未出什么太荒诞的言行。

  万岁让他的礼院领了闲职,他也做得有板有眼。前段时间,竟然还领着礼院的一干闲人,编纂了一本《大沅礼录》,为他的父王歌功颂德,说是父皇开启民智的功劳,堪比周公制礼。

  这等子乖巧的事情做多了,群臣也就有些淡忘了大皇子以前的荒诞,觉得满宫的皇子里,还是大皇子名正言顺。

  更重要的是,大皇子如今像是受了高人指点,开始处处与琅王为善。

  就在琅王到了王府刚下马时,便看见安业王府派人送了那马侧妃和庶子刘沛正过来,说是给琅王世子和琅王妃赔不是。

  楚邪不知自己儿子在侯府闹的那一场,等听清了后,便不太留情面地叫人走了。

  毕竟在明面上,大皇子才是皇帝的亲儿,用得着对一个外乡藩王这么低三下四吗?

  这就是做戏给他的父皇看,好叫人知,他并没有欺负父皇心爱的私生子。

  不过琅王懒得跟这些个人做戏,连看不都看那马侧妃一眼,便将人打发了。

  等他入府洗漱,换了衣服后,便坐在软塌上一边吃果子,一边跟琼娘说起了这事儿。

  琼娘替琅王剥掉葡萄皮,将莹莹亮的果肉放入他的口中道:“这几日里,宫里的娘娘们总是要与我相聚,我觉得这不甚好,我们一个外乡藩王的身份,若是跟皇子们太亲近了,总是叫人疑心是要结党干涉立储,既然大哥的事情已经了结,我们不若趁早回了江东吧。”

  琅王思度了一下,便将柳将琚无意中发现了魏家与匈奴勾结的事情。

  琼娘听了,倒吸一口冷气。她前世里虽然早在边关匈奴起兵时,便早早离开人世。

  可是就在她入井的那一年,边关已经不甚太平,一向跟沅朝两厢静好的匈奴人蠢蠢欲动,在边关为乱。

  当时因为大哥柳将琚身在边关,养母尧氏也担心得不得了,常常写信想要劝哥哥回来呢。

  现在想来,匈奴由分散的孱弱部落变得越发的强悍,不都是因为魏家养虎为患吗?

  前世里的沅朝简直是内忧外患,朝内弑君争权不断,朝外边关狼烟烽火。

  琼娘想到自己的孩儿将要生逢乱世,那等子的忧心,简直如火焚烧。

  不过琅王却宽慰她道:“既然魏家匈奴开采铁矿一事暴露,我自然会禀明圣上。你说以前匈奴会壮大进犯中原之事亦不会发生。”

  琼娘点了点头,却心知离回去江东还要有一段时日了。

  前世里琅王被囚,心生怨懑,以至于老皇帝死后,他立刻颠覆了沅朝。而今世里,他儿女双全,江东富庶,自有自己的快乐日子,心态也不再阴郁,倒是显出了几分沅朝正臣该有的心思。

  既然琅王要解救朝廷于围困,琼娘自然满心支持。

  既然要留在京城,琼娘算一算日子,今天应该会留在京城里过年,张罗府里备货,好过冬,因为置办的东西甚多,船只也方便,便连三王府的冬货一起办了。

  在诸多的皇亲里,除了云曦外,琼娘与三皇子家的三王妃走的最是亲近。

  许是知道自己府上的那位是扶不起的书墨先生,三王妃也一向提不起什么进取心。

  若是但凡府上收支平衡,三王妃就要捻着佛珠念上一段阿弥陀佛。

  以前琼娘在京城时,她对三王府向来是出手大方周济不少,是以这三王妃对琼娘向来心存感念,如今平白接了冬货,觉得琅王妃还是如以前一般善解人意。

  今日来王府,却是三皇子的提议,盖因为他听说琅王府的园子扩建得甚大,以至于琅王回江东的时候,有些亭台楼阁才算修建完工。

  三皇子生平最讲究不欠人情,自觉得到了琅王妃的周济无以为报,便拖家带口来到琅王府要给楼阁空白的牌匾题词写字。

  而雍阳公主跟他三哥要好,便也来凑趣,带了自己的儿子来王府作客。

  三王妃心知其实是自家这位题字的瘾头犯了,心内很是不好意思,看见琅王妃时,也是一脸的对不住。

  琼娘岂不是这位前世今生闲散王爷的嗜好?只笑着道,三皇子真是及时雨一场,她家王爷事忙,一直无暇兼顾花园子里新修的亭台楼阁的提名大事,如今三皇子这个行家来了,倒是不愁吉宅旺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