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归位_作者:狂上加狂(66)

2018-10-25 狂上加狂

  琼娘见人来,笑着道:“今日刚刚开张,且送来两个给两位师傅尝一尝。”

  说着,从一旁的罩着白布的长盘子下取了个煮得白胖胖的脆饼,用竹刀从中间平平剖开,然后舀了一勺锅里煮得冒着小泡的肉汤汁,浇入到炊饼里,再夹上一筷子的腌山菜夹进去,最后扯了一块草纸包上,递给了问询的师傅。

  那师傅已经被香味撩拨得不行,只觉得更加饥肠辘辘,接过来后,便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

  待得肉汁与山菜的清香混在一处滑过喉咙时,只觉得天上的龙肉也比不过这带馅炊饼的味道。

  第30章

  两个炊饼免费送出去后, 便又有三五个工匠前来问询。这次琼娘可不是免费送了, 而是一个卖七枚铜钱, 另外再免费送一碗豆浆。

  那豆浆是在井里冰过的,配着肉汁炊饼吃,更解腻解渴。前来修缮的工匠都是领皇差的, 小钱上并不囊中羞涩。这肉炊饼便宜又好吃, 谁还要啃自己带的干巴巴的炊饼?

  如此一来, 先是一锅的豆浆赠送干净了。接着中午不到一会的功夫, 满满一大锅的炊饼全卖光了。

  小小的钱箱子,也铺上了一层的铜板。就是这样, 还陆续有工匠下山来买呢!

  有了中午的底子,琼娘心里有了数。

  到了第二日, 便准备了三餐的量, 那豆浆也不白送了。除了炊饼外, 还准备了黍米饭, 蒸熟了的米饭浇上肉汁,若是肯加钱, 还能再卧一个鸡蛋。半熟的鸡蛋用筷子一搅还带着蛋黄汁,与肉汁拌在一处很下饭。

  这样香甜的饭菜,其实用料很省,那些个肉汁用的都是肥肉调味,勾的大汁儿, 主要是味道调得叫人爱吃。虽然价格不贵, 但是走起量来, 还是很有赚头的。

  一天忙下来,到了晚上,琼娘劈里啪啦拨弄了一下算盘,盈余居然有一贯钱之多,若是换成银子,足有一两呢。

  崔忠激动得吧嗒吧嗒地抽烟锅。刘氏也兴奋地说:“女儿,卖炊饼就行了,一个月下来岂不是能有三十两银子吗?”

  琼娘拢好了帐笑道:“娘,那些个工匠再过几个月也就完工了,到时候百十来人的工匠一散,哪里还会有这么多的客流?倒是来皇山的都是些官家王侯的家眷,只怕也看不上这肉汁炊饼了。我们还得快些拾掇了店铺,让素斋早日开张是正经。”

  崔忠吧嗒着烟袋道:“甭听你娘的,她就是见识浅,没见过什么大钱!”

  刘氏瞪眼道:“说得像你见过聚宝盆一样!老东西,还不快去给姑娘烧水泡一泡手脚?”

  夜色虽浓,可是一家人却有说有笑。

  虽则几日后有人模仿的崔家,也卖起了肉汁炊饼。但因为做不出琼娘那香飘百里的味道,生意寥寥无几,便只能作罢。

  如此一来,一家四口每日都忙的团团转,这边雇佣工匠继续抹平地面,给墙上墙灰。那边每日还要在路旁出摊。

  别说琼娘,就是干惯了力气活的崔家夫妻俩也是每到晚上累得筋疲力尽。

  不过虽然累,琼娘却觉得这样的日子过得甚是有盼头。店面收拾整齐后,到了细软装饰的环节也格外用心。

  她自来品位不俗,店面里的书画不用去采买,自己买了宣纸,画好后请人裱糊好,挂在整洁的墙面上,顿时生出了几分雅致。

  店里隔断的花屏买不起太贵的。琼娘便买了素面的净屏,然后自己上针线,绣上两面蜀绣的兰花点缀,再不见廉价的感觉,只带着悠远的意境。

  待得桌椅采买摆放整齐,清幽淡雅的内室,已经装点出了琼娘多独有的味道。

  刘氏嫌弃那座椅摆放的太稀疏,坐不了几个客人,想要摆得密实些。

  琼娘笑着解释,来食素斋的,都好一个“静”字,三五闺友相聚一处,食用素斋,聊一聊佛法心得,最是惬意。经营素食斋园,就得经营出于酒楼熙熙攘攘不同的意境来。

  如今琼娘说什么,刘氏全是听的。待听女儿这么一解释,便觉得又露了自家的短浅,便不再言语,只勤快地揉洗了抹布,将店面收拾得一尘不染。

  这日子在忙碌中过得飞快,一转眼,三个月过去了。

  当皇山的寺庙开门迎客时,琼娘家店面的牌匾也已经挂上了,黑漆金字的牌匾上,龙飞凤舞地写着三个大字——素心斋。

  在斋馆开业时,琼娘嫌吵,并没有放上几挂鞭炮,只是在店门口摆放了矮地的大口水缸,里面养了睡莲,还蓄了几尾金鱼,正一正店门的风水,也让初进店里的人感觉到一丝清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