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零年代末_作者:秋半凉(116)

2018-10-26 秋半凉

  被安母盯着,安仁也觉得压力有些大。桌上这一堆,好像是买的有点多,不过妹妹开心就好。

  除了自家的礼物,里面还有给三爷爷他们带的小吃,给奶奶带的蜂蜜。

  不管跟老人有多少恩怨,他们总是亲人。力有所及的时候,送些东西,说两句好听的,换取家宅和顺,何乐而不为。哥哥总是安家的长孙,有些事情要做的让人无话可说。

  刚回来的时候,安乐只想跟奶奶他们老死不相往来,折腾了这么久,她也知道当初的想法有些想当然了。

  人本来就活在关系网里,谁也没有办法抛弃自己的原生环境。父亲不可能撇下奶奶不管,她也不可能扔下父母独自逍遥。

  无法放手,那就尽量让自己过的舒服一些。

  顺手捎带礼物,对安乐而言只是个面子活儿。做出一副孝顺懂事的样子,可以在奶奶胡搅蛮缠的时候拉到大量同情分。

  有时候舆论也是一把锋利的刀。当无力挣脱的时候,安乐能做的就是利用这种状况,改善家人的处境。

  正文 第八十一章会来陪我吗

  安家小院,姥爷坐在树荫下乘凉,安家父子陪姥爷聊天。江树抱着小灵通玩的起劲,安乐忙着切西瓜,安母在厨房忙活。

  “先吃瓜,饭一会儿就好。”安乐端了切好的西瓜过来。绿皮红壤,带着点粉粉的感觉,看着就好吃。

  姥爷之所以大清早赶几十里地来安家是因为昨晚舅舅的一通电话。工厂里赏识他的同乡想拉他一块回来创业。说是创业,其实就是想要舅舅回来给他跑市场。舅舅一时拿不准主意,这才打电话回来商量。

  这件事的利弊都很明显。回来创业,一旦成功,肯定比原来要多挣不少,家里的条件会大大改善。万一不成,舅舅这段时间可能都拿不到工钱,家里的压力必然增加。

  表弟马上就要上中二了,家里到处都是用钱的地方,也是想到这,舅舅才不敢直接答应。

  “就在省城,离家近,真有事一个下午就回来了。就是怕不成了这几个月就白费了。”姥爷吐出一口烟圈,有些踟躇。

  “那个同乡姥爷认识吗?”啃了一口西瓜,安乐状似无意地问了一句。

  “保国人倒是不错,也是我看着长大的,就是都认识才”姥爷话没有说完,安乐却明白里面的意思。

  因为都是熟人,别人又帮过你,所以当他开口求人的时候,舅舅才会难办。如果直接回绝,恐怕会伤了情分,答应心里又没底。一家老小毕竟要吃要喝,舅舅的压力也不小。

  江保国,安乐倒是觉得这个名字有些耳熟。好像是母亲提过这个名字,安乐拼命回想,总觉得这个名字很重要。

  “一家人平平安安最重要,钱够用不就行了。”安母端着海碗递给姥爷,语气中也是惯有的求稳。

  安乐想起来这个江保国是什么人了,说起来他也是个传奇人物。

  初中毕业后去了外省打工。干了几年弄懂了里面的关键,在别人还只求安稳的时候,压上全部身家,回来开了一家鞋厂。之后就顺风顺水,生意越做越大,只是在亲缘上很是艰难。

  娶了几任妻子,也没有一男半女,晚年颇为孤单。当初安母就是用他的例子劝安乐早点结婚生子。

  前世他可以把生意做大,想来也是有手腕,有运气的人。舅舅现在跟着他以后也是元老,想来待遇不错。这倒是个机会,等舅舅真立住了脚,在省城落户安家,江树就可以和她一起读书了。

  倒是要想办法劝上一劝。

  对这件事,家里主要分成了两派。安父安母觉得孩子大了,不值得这么冒险,想个合适的理由推了就是。

  安乐兄妹却觉得可以搏一搏。江树肯定是希望父母回省城,毕竟离家近,说理由他倒是没有。姥爷也拿不定主意。

  “还是让舅舅回来闯闯吧,总不能给人打一辈子工。在外面终究不是长远打算,以后老了怎么办?”安乐望了眼姥爷的白发,停顿了一会儿,“一年为期,成就接着干,不成就另找事做。左右就一年,家里总承担的起,既全了情谊也看清舅舅到底是不是那块料。”

  江汉抚了抚头发,心里有了主意。听了这么多,真正打动他的是安乐最后一句话,谁不盼着自己孩子成才出息。

  江源在外人眼里再懒散,江汉还是觉得他有能力,只是没找到合适的舞台。年前他在厂子里就干的不错,现在有一个更大的机会,怎么就不能让他去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