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零年代末_作者:秋半凉(492)

2018-10-26 秋半凉

  小干事一直遗憾他怎么就没有这么好的机会,谁知道老天爷就把机会送上了门。这一次他一定会把握住机会,走的更远。

  他也不是盲目自信,关键是安巧提了一个关键词“互联网商业”。虽然不知道安母的网店规模有多大,可是他知道“互联网商务”的意思呀。这不正是现在国家大力倡导的东西吗,小干事敏锐的嗅到里面有可以深挖的点。

  后面的事情就简单多了,小干事确定事情的真假后,就跟上面提交了提案。再后来就有了今天的领导参观。

  “谁准备的宣传条幅,拿下来,拿下来。我们这是随机采访,不能有那些东西。”小干事一到店里就把不合乎规矩的东西给拿了下来。

  安母忙指挥店员把条幅从上面撤下来,又让小干事给大家讲了待会儿的注意事项这才领着人往楼上办公室去。

  简单的办公室被装饰一新。

  天蓝色的格子办公桌上摆着几台簇新的电脑,桌面上收拾的整整齐齐,角落里还摆着几盆小巧的绿植。墙上挂着各式手工小挂饰,毛线钩的胸针,丝带绣做的装饰画,精美的刺绣贴片,看上去美轮美奂。这么一收拾,简陋的办公室被弄出了几分工作室的意味。

  “不错。你们这布置的很好。中关村那些科技公司估计也比不上你们。”小干事对一会儿的取景场地相当满意。

  软实力重要,包装的工夫也很重要。乱糟糟的办公室总没有这整洁的有艺术气息的办公室看上去有说服力。

  采访是在安乐新布置的办公室里进行的。古色古香的中式家具,茶几上摆着一套工夫茶具,墙上是安乐亲手写的草书“温良恭俭让”,墙角一盆墨绿的君子兰。临窗的地方,安乐特意摆上了安母的绣架,上面还缠着一副没有绣完的小件。

  简单的几件摆设,空气中浮动的淡淡檀香,把一间简单的屋子变的雅致起来。

  “江老板,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利用最先进的技术,守着最传统的文化。不愧是我梅县的艺术大师呀。”

  “能有今天的好生活,都是国家给的。没有各位领导的关心,各位领导的照顾,店子也不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之前在县里跑了那一年,安母已经习惯了讲这些场面话。这些东西已经说的相当熟练,丝毫没有生硬的地方。

  来视察的领导对安母的知情识趣也是相当满意,在办公室里视察总比留在店里被人围观来的舒服。

  领导总是日理万机的,停留了不到半个小时就被人护着匆匆离开了。小干事领着一群摄像补拍一些场景镜头,毕竟领导只出镜了十几分钟,剩下的还要靠素材来填充。

  “江老板,你是不是有高人指点呀。这办公室布置的太合心意了。”小干事不等安母开口,接着噼里啪啦的讲了下去。

  “你看这大办公室呢,主要体现的是一种科技感。小办公室呢,体现出一种人文精神。最妙的是那个绣架,那种艺术劲儿,文艺劲儿一下子就透出来了。”

  “您呀,就等着播出之后大火吧。”

  “那感情好。回头真火了,我呀请你吃饭。”安母畅快的笑笑。

  “作为率先踏入网购行业的先行者,你们后续有什么发展规划吗?”记者举着麦示意安母谈谈以后的规划。

  这个话题并不在事先准备好的问题单上,安母一时僵着笑容不知该如何作答。背后是店员们远远观望的身影,安母有些骑虎难下。

  要是个机灵的采访者,这会儿早就另外想话题把这个先岔开。可惜,眼前这个记者有些楞,只是直直的举着麦等安母的答案。

  “我们老板正在规划开新的店铺,就是连锁店。是吧,老板?”美琴捅捅安母的胳膊示意她接话。

  安母犹疑了一瞬还是跟着点了点头。开始畅谈起以后的发展规划。安母面对着镜头讲的头头是道,安父他们脸色就有些不好看了。

  “我们根本就不准备开分店,你怎么能这么说呢?这不是骗人吗。”记者一走,安父就开始向安母发难。

  “姐夫,这事怨我。我不该看姐姐为难就插嘴。”

  “这跟你没关系,他就是闲着没事找事。这是没我挣的多,找机会撒气呢。”

  “以前没有,以后还没有呀。赚了那么多钱,我开分店怎么了。再说,就是说说,又不一定非要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