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里,钱淑兰原本想让孙大琴收手,可紧接着她就愣住了。孙大琴根本就没有把红薯拿回来。
她明明看到孙大琴去偷红薯的,为什么孙大琴却空手回来了?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钱淑兰决定以不变应万变。
第二天,钱淑兰偷偷跟在孙大琴后面,想知道孙大琴每天偷完红薯之后,究竟把它藏在哪儿了。
很快,她就弄清楚了,原来,孙大琴把红薯直接埋到他们家新屋后面的自留地里去了。
当然,现在已经不是他们家的自留地,已经属于队里的地了。
之前种了红薯,收完之后,地就空在那里。
孙大琴埋在那里,一点也看不出来。
钱淑兰心里暗自猜想孙大琴把红薯藏在这儿,是想等正康几个吃不饱的时候再拿出来哄孩子。
所以,并没有打算戳破。
第69章
也许是村里人见好就收,并没有偷太多的缘故。一直到天气转冷了,隔壁林家村也没有发现他们村地里的红薯少了。
也可能是因为他们地里的红薯多数都还没收上来。所以根本没有时间来找偷红薯的贼。
就在这时,钱淑兰看到孙大琴把之前偷的红薯全部运到孙家村去了。
钱淑兰顿时有种吃了苍蝇的感觉。
这个孙大琴简直就是油盐不进,偏偏又自以为是。老是看着对方做这种糊涂事,她看着就闹心。
之前,钱淑兰以为自己提醒孙大琴,她不是一个好母亲能让她有所反省。谁成想人家根本不做任何反应。
难道孙大琴不知道掌中之物未必在掌握之中的道理吗?
虽然她有三个儿子,可无论哪一个跟她都不亲,将来肯定不会孝顺她的,就这她还不想改变。
有时候,钱淑兰都佩服这人心真是够大,脑子也够蠢。
不过,除了三个儿子和男人,孙大琴的最在意的只剩下她的娘家和她自己了。
钱淑兰觉得她需要好好琢磨一下改造方法。务必一击即中。
收完红薯后,周雪梅便到村里的磨房帮着磨面。
因为男人们不在家,磨面的活就由周雪梅顶上了。
钱淑兰便利用这个难得的时机,把自己空间里的小麦磨成面粉,然后收进空间。
麦麸就用来喂猪。食品站发的麦麸都是存在她房间里的,不过,很显然份量根本就不够喂不到年底,猪就得饿得嗷嗷叫。
钱淑兰给周雪梅的说辞就是她帮人磨面,人家送麦麸给她。周雪梅一点也没怀疑,谁也不敢告诉。
像这种违反规定的事,多一个人知道就多一份危险。她还是知道的。
现在队里收上来许多红薯秧,可猪也不能一直吃红薯叶,不吃饲料吧?那样会不消化的。
所以,钱淑兰就给家里的猪喂麦麸。
喂猪的工作就交给小桃,小莲和正军三个人。
这三个孩子太小,犁地这种重活根本帮不上什么忙。
至于,其他人都要跟着她们这些大人一起下地。
因为没有马,牛,全靠人工犁地,所以大家都非常辛苦。
这时候,一直忙着大炼钢的村民们终于回来了。说是钢铁厂特地给他们放了半个月的秋收假。
这些男人一个个晒得跟非洲人没什么区别。笑起来的时候,就像黑人牙膏上面的那个黑人。
男人们回来之后,附近的村子都开始忙活起来。
王家村这边红薯早就收好了,但因为没有牛耕地,人工刨地非常慢。
钱明华也知道这是没办法的事儿,当下决定能种多少就种多少。实在不行,明年种黄豆或是春红薯也行。
黄豆生长期比麦子要短,到夏收的时候和麦子差不多同时间收上来。
于是,壮劳力们纷纷开始犁地。
其他几个村都开始忙着收红薯。
但因为天气渐冷,许多红薯都烂在地里了。
收上来的那些,只有一半能吃。剩下的只能喂猪。
但,现在猪宁愿吃新鲜的红薯叶,也不稀罕吃烂红薯,所以到最后也只能扔掉。
晚上忙完之后,钱淑兰问起炼钢进展,大家都是摇头叹息。看来还是没有炼出铁水来。
除了钢铁厂正规的炉子,那些土高窑根本就炼不出来,温度都不够怎么炼?也是必然的了。
钱淑兰看着家家户户的屋子都成了茅草房,那些砖全都被收上去,心中涌起仓皇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