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淑兰重重叹了一口气。
等她站起来往外走时,才发现王守仁站在另一个门口正盯着儿子的方向一直看。
钱淑兰走过去拍拍他的胳膊,提醒他,“走吧”
王守仁收回视线,有些紧张地追问,“娘,正康不会真的要坐牢吧?你有办法的吧?”
钱淑兰没说话,无奈地摆摆手,揉着眉心似乎在思考。
王守仁没再打扰他娘。
等出了看守所,王守仁发现他娘不是朝门口走的,忙提醒她,“娘,那边是派出所,这边才是门口。”不是要去求人家别告正康吗?怎么往派出所走呢?
钱淑兰没有说话,继续往前走。王守仁满腹疑惑地看着他娘的背影,但还是跟了上去。
钱淑兰又找到之前那个民警,“我要告刘父刘母偷窃罪。我家大孙子走的时候拿了一百块钱。这事有许多人可以做证。”
民警听到有这么一大笔钱丢失,立刻严肃起来。开始问明丢钱的经过。
钱淑兰把事情说了一遍。
民警立即派同事去看守所那边问犯人的证词。
给正康作好笔录之后,民警立刻传讯刘父刘母。
一百块钱很快就被民警给搜出来。这也是跟后世不一样的地方。在后世,民警如果没有搜索令是不能直接到居民家里搜察的。
可这个年代因为法律还不健全,所以没有这条规定。
当然搜出来的不只这一百块钱,其它的都有出处,只有这一百刘父刘母说不清钱的来历,最后这钱被判定为正康带过去的。
刘父刘母一听要判十年,直接瘫倒在地,一个劲儿地跟钱淑兰求饶。
末了两人还开始讨价还价起来,“我不告你孙子拐走我女儿了,只要你们能消案。”
钱淑兰却一点也不为所动,坚持要告他们。
旁边的王守仁听了却很心动。说到底即使儿子犯了这么大的错,他还是不忍心看儿子受苦。
钱淑兰对这年代的法律不太了解,照后世来说,正康这样根本就不能算是拐卖罪,可现在人家要告他,民警也收监了,说明他确实犯了罪。她朝旁边的民警咨询,“那小姑娘才十四五岁,还没嫁人,我孙子只是不忍心她被这对禽兽父母卖给一个瘸子,也是心善,而且并没有侵犯过她,再加上两人年纪相仿,不存在诱骗,应该不属于拐卖人口罪吧?”
民警很快回答,法定监护人收监的情况下,只要当事人不告他,那拐卖人口罪就不会成立。
钱淑兰放心了。她坚决要告。
刘父刘母被压回牢房的时候朝着钱淑兰破口大骂。
作者有话要说:不太懂那时候的法律,如果有不正之处,可以畅所欲言,合理就会改正。
第84章
出了派出所,王守智带着钱淑兰和王守仁找到刘芳名。
小姑娘十三四岁的年纪却长得瘦骨嶙峋,脸上带着明显的伤,手上都是冻疮,身上的破棉衣几乎没有什么棉花,更让人惊讶的是这么冷的天气,她居然还穿着一双草鞋,露出的大脚趾冻得发紫。一副受尽苦楚和虐待的小白菜模样。
想到正康为了她,连亲娘都不顾,如果说她一点手段也没有,钱淑兰是不信的。她收起自己的同情心静静地看着小姑娘。
小姑娘被她带着打量的目光看得局促不安,脸色苍白,紧张得不行显然以为他们是来找她算账的。
“你爹你娘就要被判刑了。”钱淑兰直接告诉她这个爆炸性的消息。
刘芳名和她的小弟抬头诧异地看着她。
刘芳名绞着手指,一副很不安的样子。但从她兴奋的眼神以及紧抿的嘴唇还是能明显感觉到她平静的面容下隐藏的喜悦。
她旁边的小男孩大约十一二岁听到这个消息,却是炸了,跑到门后,拿起一根擀面杖就要往钱淑兰脑袋上打。
钱淑兰下意识就要伸手。
王守仁手一抬,拦住了那根擀面杖。
王守智却要粗暴得多,下意识地就把人踹翻在地。小男孩蜷缩在地上,疼得嗷嗷直叫唤。
刘芳名看着不可一世的小弟被打,脸上有着一丝畅快。
她握了握拳头,试着开口求情,“叔叔,我弟弟不懂事,你们饶了他吧。”
钱淑兰眼睛眯起来看着她面无表情的说情,心里有了一丝计较,王守智看到自己居然打一个小孩到底有点不自在。
可谁知这小男孩却一点也不领他姐姐的情,从地上爬起来之后,朝刘芳名脸上吐了一口唾沫,恶狠狠地瞪着她,“要你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