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知道他这边刚想人家,到了下午的时候,姜玉瑛就来了。
姜玉瑛把自己带来的东西提下来,“干娘,人呢?”
王守智赶紧请人进来,“我娘去开会了。”
正国见他小叔眼巴巴地瞅着姑姑看,眼睛滴溜溜地转,然后跟正康嘀咕了一下,两人做了个手势。
正国咳了一下,提高了音量,“正康,咱奶给小叔相的那个姑娘呢?”
正康故作不解地道,“跟奶去开会了吧。”
正国有些惋惜地道,“这么好看的姑娘,配我小叔真是白瞎了。我要是多生几岁就好了,说不定还能娶上这么漂亮的媳妇。”
正康啊了一下,显然没想到弟弟会这么说,顿时愣住了,一时之间竟没接上话。
他这副呆样把正国急得干瞪眼,一个劲儿地冲正康挤眉弄眼。
那边姜玉瑛也看到两个小鬼头的动作了,捂着嘴扑哧一声乐了,而后笑着朝王守智道,“干娘给你相姑娘了?”
王守智还没回答。正国却飞快地抢答,“是啊,姑姑,长得可漂亮了。比画报上的姑娘还要好看。”
王守智尴尬得脸都红了,他刚想开口叱责。
只听姜玉瑛笑盈盈地劝他,“这么好的姑娘你要抓住机会呀。”
王守智脸都白了,一脸受伤地看着她。而后闭了闭眼,猛地从凳子上站起来,“我先去找我娘!”话音落下就大步往外走,头也不回。
正国和正康两人面面相觑,有种搞砸了的愧疚感。
第164章
这姑娘叫徐丽珍,今年十七岁。
钱淑兰听到这个岁数的时候已经彻底愣住了,这可是比王守智足足小了十一岁啊。
钱淑兰刚开始见到这姑娘的时候,她的脸抹得黑不溜秋的,钱淑兰还以为她至少也要二十几岁呢。可谁成想居然这么小,这还未成年啊。
她叹口气,“相看这事暂时算了,我先给你介绍进养鸡厂吧。”
徐丽珍点了点头。
她这样淡定,显然是没看上王守智。钱淑兰也不知道自己是该高兴还是该难过。
钱淑兰直接带她到河渠那边,让李春花教她怎么养鸡。很快就要孵小鸡了,必须要早点学会。
送完人之后,钱淑兰便去食堂那边开会了。
她回来的路上特地跟徐丽珍打听过,他们省大部分都没有干旱,可因为生产队干部向上面邀功,强行命令他们把粮食全部上交。
没有粮食的他们。还不到冬天,就把野菜,树皮全部啃光了。只能做了流民。
那些该死的生产队干部也被他们最激进的一伙人给活活打死了。
生产队人口众多,他们一开始还是在一起的,后来有人生病,有人体力差,相继死去。人数越来越少。
后来几个生产队半路遇到,就凑到一起。
听徐丽珍的意思,流民还有许多,而且都涌入临阳省。
他们这边的治安已经受到严重的威胁。只靠他们生产队的人手已经不足以支撑了。毕竟他们可是香饽饽。
“我觉得让他们以劳换取红薯的方式替咱们生产队挖河渠以及这些小沟。”
众人都是一愣。他们哪里来的粮食请人?
这干旱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恢复呢?自己都吃不饱,哪有能力救别人?
钱淑兰却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如果明年依旧是干旱,那我们就更有必要挖河渠了。久旱成涝,这可是上天给咱们老百姓留下的宝贵经验。如果明年不是干旱,那咱们就不用担心没粮食可吃了。”
有人却提出异议,“可是如果明年是干旱,咱们的粮食都分给他们吃了,咱们该怎么度过难关?”
王守泉替钱淑兰回答,“下半年是秋交会,到时候咱们再用猪换粮食。”
“好不容易能赚点钱还没拿到手呢,又要花出去。”
大家吵得不可开交,各自都有理由,而且还说得头头是道。
王守泉很是头疼,最终想了个折中的办法,“每年都要挖河渠,这可是上面布置下来的任务。如果不想自己挖河渠的,可以花粮食请人去。”
众人面面相觑,显然也在犹豫。这挖河渠可是个辛苦活。
如果只出一点粮食就能请人挖还是很划算的。
“一天要出几斤红薯?”
“两斤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