瞅见婆婆居然给他们炖这么好的骨头汤,想到她做月子的时候,婆婆也是炖骨头汤给她喝,她心里顿时有种很复杂的感觉。
都是她自己没本事。如果她像婆婆一样厉害,她的孩子也不至于瘦成这样了。
两个孩子吃得喷香,吃完之后又拿眼瞅着钱淑兰。
这骨头之前钱淑兰就已经炖过了,放在空间里之后,每次都是孙大琴过来,她才重新放回锅里熬一会儿,加点材料进去的。
钱淑兰把汤里的肉捞出来给两个孩子的碗里,“你看着俩孩子吃,可别连骨头都咽下去了。”
周雪梅立刻点头。
吃完饭后,钱淑兰让他们把孩子都带走,自己要去养鸡厂瞅瞅。
看着婆婆走得飞快,孙大琴抱着女儿跟周雪梅感慨,“你瞅瞅老太太那脚力和年轻小姑娘也差不了多少。”
提起这个,周雪梅心里一个咯噔,她之前刨地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力气也变大了许多。
以前她扛个三百斤的粮食就是极限了,现在五百斤都行。
想到婆婆之前让大舅拿给她吃的高档补品,猜想应该是那东西的功劳。
心里想着自己是不是应该学会怎么种大棚蔬菜,怎么说这东西在冬天的时候也能卖不少钱,也能给家里增加点收入。
她让孙大琴帮自己照看下双胞胎,她立刻到自留地那里翻地。
只有像婆婆那样能干,她的孩子才不会养成小乞丐。
作者有话要说:周雪梅之所以不会记恨婆婆,是因为这人是非值有8分,算是比较高的,因为她觉得孩子是她的责任,婆婆帮着带自然好,不帮也是情有可缘的。
话说,我奶奶特别疼我小堂妹,从小带着她,小的时候我还很羡慕她,长大后一点感觉也没有了。
第172章
一周时间眨眼就过,钱淑兰一早就起来找正国,帮他检查所带的东西有没有遗漏的。
“你娘给的钱都带了吗?”
正国点点头,“都带了。”
因为正国的钱全用来买房子,所以他手里根本就没多少钱,孙大琴担心他饿肚子,第一个月就给了他四十块钱。
至于粮票,孙大琴手里没有,所以只能让他自己去黑市买。
孙大琴原本想让正国带红薯去的。
可一想这红薯这么沉,这么老远提过去,太不方便了,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钱淑兰帮正国背着行囊,正国有些不好意思,“奶,还是我来背吧。”
钱淑兰摆摆手,“你现在还在长身体,可别压垮了。”
正国摸摸头,为之前自己的吃醋有点懊恼,明明他奶还是很疼他的嘛。
“如果你饿了,一定要吃饭,千万别忍着。现在可是长身体的关键时刻,知道吗?”钱淑兰担心他为了省粮食就饿肚子,不放心地叮嘱他。
正国点头应好。
两人到了县城,直接去汽车站坐车。刚好遇到王守义开的这班车。
“以后你要是有事回不来,可以找你三叔给家里稍个口信。”
正国看着三叔开车越来越稳当,心里也是佩服不已。
到了站之后,王守义提着东西,把两人送出了车站。
因为王守义吃完饭就要开下一班车,钱淑兰和正国就在门口跟他分开了。
老王家
孙大琴抱着女儿坐在堂屋,按照婆婆说的给孩子讲各种东西。
她指着门上贴的红纸,柔声细语地教她,“小敏,你看这是红色!”
见女儿眨巴着眼睛,盯着那红纸看,她又重复了一遍。
周雪梅正给双胞胎换衣服。刚才两个孩子在院子里玩,皮得不得了,两人比赛似的,一人把一只脚踩进一盆水里,弄了一身的水。
周雪梅边换边骂,“能不能消停些呀!天气这么热,那水可是晒着洗澡用的。你们就这么踩进去!烫着怎么办?”
现在中午最高温度已经达到四十一度,热得人受不了。为了省柴禾,村里人就会在响午最热的时候晒水,留着晚上冲澡的时候用。
孙大琴笑着说道,“男孩子皮实着些才好呢,将来能聪明。”
周雪梅听到这话心里十分乐呵。换好了衣服两人开始聊村里的八卦。
突然院子的大门被人一脚踹开,吓了大家一大跳。
王守礼骑着自行车,热得像个死狗似的,浑身上下全是汗,就像从水里走出来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