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之穿成极品他妈_作者:易楠苏伊(校对中)(583)

2018-10-25 易楠苏伊

  钱淑兰见他们吵起来了,忙上前打断他们,“我不是说要扩大规模,我是说开展业务,比如说孵小鸡,专卖小鸡给别的生产队,带领大家一起干!”

  众人纷纷议论。

  “谁不会孵小鸡呀?干嘛要花钱买咱们这里的?”

  钱淑兰笑着回答,“因为咱们的小鸡不会生病,咱们是用蚯蚓喂的,不用粮食!”

  众人都琢磨起来,别说这事还真是可行。他们生产队的养鸡场不要太省心。鸡就没怎么生病。而且买鸡就送养鸡秘诀,只要不是傻子,肯定都愿意。

  于是这项计划被社员们一致通过。

  既然要干这样的事,那就要跟其他生产队谈,于是钱维汉,王守泉,钱明华都被她指挥起来。

  全部出去找人谈判,让他们去跟人家谈,买他们的小鸡。

  效果出奇的好,别的生产队早就对他们的养鸡场羡慕地不得了,现在有这么好的事情全都答应下来。

  几乎都要五千只以上,就连最穷的孙家村生产队也要了两千只小鸡。

  王守泉是不赊欠的,要钱的都是孙子,他才不干那种掉份儿的事!所以被逼无奈,这些生产队的干部们像是商量好似的,愣是把今年的分红扣下来,全部投进养鸡场。

  底下的社员倒是没什么意见,反正也发不了几个钱,还不如全投进养鸡场呢!

  第202章

  1967年1月29日,国·务院向全国发出了关于1967年春节不放假的通知。

  革命化的春节主题是“抓革命、促生产”。不但不休息,还要求大家以 “革命加拼命”的精神,加班加点。很多厂矿都组织春节大会战,开门红献大礼,除夕不回家,初一连轴转。

  城市如此,农村也不例外。在“农业学大寨”的口号下,大修水利、大造梯田,工地上红旗招展,人流如潮,成为报纸广播大肆宣传的革命“农家乐”。

  王家村生产队今年大丰收,原本几个干部想好好庆祝一下。组织社员开大会,要每家每户都出一个节目。可谁成想来这么一出,大家的打算立刻落了空。大家一时之间都提不起兴致来。

  寒冬腊月,狂风呼啸,大树在狂风中摇晃,早就落完叶的枯树枝在大风的摇曳下纷纷落了地。

  树枝上的积雪被风吹过纷纷落下,砸到人的脑袋上,让人抖了一个机灵。

  河渠上,许多男人裹着厚厚的破旧棉袄挖一会儿泥就会停下来搓手跺脚。

  老王家的男人们都留在县城加班没能回来。

  钱淑兰一大早就带着小敏到老房子这边,指挥几个儿媳妇和面包饺子。

  面引子是昨天晚上就泡好的。在灶上用温水蒸了一晚上,早就泡发了。

  饺子馅是猪肉白菜的,这猪肉是队里养的猪杀子之后发给底下的社员的,每人都有两斤,钱淑兰便让她们每人拿出三分之一。剩下的就留给她们平时吃。

  钱淑兰自己拿出来的肉是空间里的,味道要好一些。混在一起,倒也不显眼。

  堂屋里几个小孩子在打打闹闹地玩,钱淑兰偶尔瞅一眼他们,见他们没有打起来,又继续扭头开始包。

  钱淑兰边包边催促她们,“咱们抓紧包,下好了之后,赶紧给他们送去。这可是过年,哪能不吃顿好的呢。”

  孙大琴忙应了,“是,娘!”

  说着把自己手里包好的饺子往洒了一层面粉的圆簸箕放。

  李春花从灶房里出来,端着一个圆簸箕就往灶房走。

  没一会儿,饺子就出了锅。

  李春花把捞出来的饺子放在竹筛子上凉凉。过个几分钟翻一次,务必不让饺子粘在竹筛子上。

  几个人一直忙活了三个多小时,才把饺子包好。

  钱淑兰看了一眼被冷风吹得呜呜作响的树梢,“我和雪梅,春花去县城送饺子,大琴你去镇上给正康送吧。”

  孙大琴点了点头。

  四人开始把饺子用铝制饭盒盛起来,钱淑兰临走之前叮嘱王丹枝,“一定要照顾好几个孩子,千万别让他们打起来。”

  王丹枝忙应了。

  外面道路上有不少积雪,根本没办法开拖拉机,钱淑兰只能借队里的马车。

  原本两个小时的路程,因为积雪的缘故,走了接近四个小时。

  到了县城已经下午两点多了。

  她们还要赶回来的,乡下也要干活,钱淑兰担心回来天会黑,所以决定兵分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