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之穿成极品他妈_作者:易楠苏伊(校对中)(828)

2018-10-25 易楠苏伊

  回来后,还挺满意。

  因为这次需要记的账比较多,邓兴明和钱月涛也被抓过来帮忙记账。

  主要就是负责记每个人领回去的母鸡数和鸡蛋数。

  倒是减轻孙大琴很多时间。

  很快就到了初七,钱淑兰跟着那些古物件一起往县城走,她在空间里看着这些古物件被装到火车厢里,趁着没人的时候,直接把这些灵气全部吸走了。

  经过她这一番折腾,这次需要的药品才勉强够用。

  等这些小鸡全都孵出来,钱淑兰给它们一个个喂药。

  她全部把药化到温开水里,其他人根本不知道。

  为了让其他人相信他们生产队的古井有神奇作用,钱淑兰一再叮嘱这些人孵小鸡的时候,一定要给母鸡喝古井里的水。

  谁要是偷懒,被人发现,直接扣五十个工分,抓到的人也能奖励三十个工分。

  于是那口古井成了香饽饽,每天都有人去提水。

  一开始住在古井旁边的人家就惨了,根本没时间去挑水。

  想争吧,争不过呀。个人哪有队里的事情重要。

  于是住在打谷场附近的人家都强烈要求大队干部们再找打井队。

  “我们每天吃水都要绕到后面去提,要走半里路。真的是太辛苦了。队长,你们就向上面反应一下吧。”

  钱明华和王守泉拿这些人没办法,谁让这次要孵的小鸡这么多呢。

  而且孵小鸡要持续两个多月,总不能让这些社员们没水吃吧?

  两人一商量,王守泉决定向上面申请。

  他不仅仅给公社发出申请,还向县里和水利局都发了。

  结果水利局领导没接到,倒是蒋县长听说他们吃水困难,还以为是要孵的小鸡没水喝,于是就给水利局的局长下命令,让他们尽快安排打井大队下乡,给王家村打井。

  就在公社们的领导还在那讨论到底怎么跟上面的领导们说的时候。

  打井大队已经进了王家村。

  这速度之快惊呆了大家伙儿。

  人来了,首先要做的就是统计需要打井的人家。

  跟十几年前不一样的是,这次几乎家家都报名了。

  这十几年陆陆续续有许多户人家都分了家,所以统计上来的大概有三百户家要打井。

  打井大队长听到这个数字,嘴角都抽了起来。

  他们下一次乡起码能休息一个礼拜,照这三百户,至少也得打一个月。

  也就是说,他们这个月没休息日了。

  王守泉见他们脸色不好看,当晚让打井的人家拿出好菜出来招待人家。

  怎么说也是为你们服务的,要出钱的当然也是你们。

  当这些打井人员看到他们居然炖了鸡汤时,一个劲儿地咽唾沫。

  而后又陆陆续续上炒鸡蛋和蔬菜。

  这应该是他们下乡以来,接受过最丰盛的招待了吧。

  于是这些人也都收起了冷脸,专心帮他们打井。

  这次打井,跟十几年还有个不同,就是它根本不需要打得那么深。

  只要二十米就可以了。所以速度比以前提升了不少。

  一组人一天起码能打到三口井。

  时间过得很快,眨眼一个月就过了。

  打井大队从王家村撤走了。但这些学习养蚯蚓的好手们,却还留在王家村。

  在这期间,百货大楼和供销社的卡车几乎每天都会过来运鸡蛋。

  孙大琴这个嘴快的,有时候还故意把收到的钱,报给这些人听。一个个羡慕得不行。

  然后钱淑兰发现这些人学习养蚯蚓的热情更加高涨了。

  第294章

  钱淑兰经过反复思量,最终决定开一次干部会议。

  王家村现在的状态是,家里的女人和孩子负责照顾母鸡,男人负责下地拔草。

  这些日子大家都忙得焦头烂额,一入夜沾枕头就睡。

  现在刚入夜,一个个都累得腰酸背痛。

  原本应该舒舒服服躺在床上睡大觉,可却被叫过来开会,大家伙都有点兴致缺缺。

  一个社员看向一直沉默的钱明华,十分好奇,“大队长,叫我们来干啥呀?”

  钱明华在人群里扫了一眼,“人还没到齐,再等会儿。”

  那人脸色沉了下,但心里却更加痒痒了。

  没过一会儿,大队干部们全都到齐了。

  钱明华把位置让给钱淑兰,“这次会议是我要求召开的。实在是因为事情比较重要,所以我必须先争求大家的意见,然后再召开全社员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