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之穿成极品他妈_作者:易楠苏伊(校对中)(859)

2018-10-25 易楠苏伊

  一听只有十个工分,大家都不乐意了。

  李春花却是十分心动,从后面跑到钱淑兰身边,小声道,“娘,要不让柱子当会计吧?”

  钱淑兰看她一眼,十分不悦,“你胡说什么,柱子都已经考上高中了,怎么能当会计?”

  李春花,“高中又不包分配。念也是白念。还不如下来跟您学当会计呢。”

  钱淑兰淡淡扫了她一眼,直看得李春花头皮花毛,“娘,您这么看我怪渗人的。”

  “我不同意。你们家又不缺柱子这一口吃的。再说他已经考上了,就让他念。”

  李春花有心想反驳,可看到婆婆射过来的威胁目光,只能把肚里的话憋了回去。

  孙大琴刚刚看到李春花凑过来,觉得应该有八卦可听,早就和小敏换位子了。

  等人走了,她噗嗤一声乐了,“我瞅着她是想赚钱赚疯了。柱子也才十五,她急个什么劲儿?”

  钱淑兰眉峰紧蹙,李春花的心思不难猜,她不就是迫切想要让柱子挣钱,然后向村里人证明她儿子是孝顺的吗?

  可她现在有点拔苗助长了,钱淑兰在人群里扫了一眼柱子,见他神色如常立刻放下了心。

  这次,柱子没有考上中专,但好在被推荐上了高中。

  高中两年,毕业之后就是72年,还有五年才高考,也不知道他还能记得多少。

  钱淑兰正在愣神,只听台上王守泉拿着喇叭喊,“有谁上来竞选会计的?”

  因为文革停课的缘故,他们生产队的高中毕业生年纪都偏大。

  要么是马上要结婚的,要么是已经结婚的。

  这两种人都想要给家里多挣些钱,无法计一天只有十个工分,已经不算高了。

  如果边养鸡边下地,一天起码能挣二十个工分。

  除了一些姑娘站起来竞选,壮劳力们全都回到自己座位上了。

  当然那些知青们例外。

  这次竞选是二十六个人。

  大部分都是从外面嫁进来的媳妇子,正军的媳妇林玉兰也在其中。

  孙大琴有些不高兴,“这孩子是不是傻啊?这会计要从早到晚都待在食品厂的,她居然还上去选,她脑子有病吧?”

  钱淑兰没发表什么意见,照她的意思,反正已经分家单过了,“你就别操心他们了,让他们自己学着当家。没钱的话,等他们饿过几回就知道其中的厉害了。”

  孙大琴气得直哼哼,可到底还是没把人拉下来。

  钱淑兰这次倒是没上去说什么,可到最后却是林玉兰的票数更高。

  大家对会计的兴致不怎么高,所以也没什么反应。

  毕竟这机会是大多数人都放弃的。

  王守泉宣布林玉兰为新任会计之后,还不忘叮嘱她,“你年纪还是太轻了,收上来的账还是要交给厂长保管,自己拿着太危险了。”

  林玉兰笑着应了。从台子上欢欢喜喜地下来。

  那些知青们见连会计也没他们的份,心里拔凉拔凉的。

  宣布完这事之后,王守泉还不忘补充,“食品厂厂长这事,等年底开总结大会咱们重新竞选,现在暂时先由钱厂长兼任。”

  接下来就是发钱了。

  “我们这次是按照人头来分,等年底的时候,会按照比例扣下去。”

  分钱也是按照五五分的。

  这点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这些知青们是没份的。

  钱淑兰看着这些人可怜兮兮的样子,安抚他们,“如果你们的鸡蛋有多余的,可以卖到食品厂里,收的价格是三分钱一个。”

  知青们眼睛一亮,去年他们养了一百只母鸡,开春就下蛋了。

  可他们的鸡蛋全都是自己吃的,一次也没卖过。

  有个人小声建议着,“天天吃鸡蛋,有点太奢侈了,咱们也卖吧。”

  一百只母鸡,每天大约能下六十个鸡蛋,知青们一天三次都吃鸡蛋,吃得很爽,可现在看到人家发钱,又眼馋了。

  孔秋云见他们每一人都能领到六十八块四毛六分钱,心里十分懊悔,早知道就应该把鸡蛋给卖了,“好,这事我也同意。”

  其他人也纷纷表示同意。

  很快就散场了。

  钱淑兰牵着小敏的手,她和小敏的板凳被邓云萍和邓兴明拿着,两人走在前面,时不时交谈着,偶尔能听到邓云萍欢喜的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