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能提点皇后娘娘的只能到这里,若是太子殿下明日无法顺利登基,皇后娘娘恐怕也看不见明日之后的朝阳。
玉微看着苍侍退远,没有阻拦,又细细打量了一直跪拜在地,默不作声的太子一眼,心里的谜团越来越大。
大行皇帝本来想要赐死委托者,但被摄政王拦下了?甚至摄政王还为了委托者不必陪葬而许诺了大行皇帝诸多要求。
思索片刻,玉微果断蹲下身,握住苍烨的手,拉起他,低声唤:“皇儿。”
虽然疑惑,但是她不急,等解决了眼前的燃眉之急,再了解这一切也来得及。
既然内侍总管这般提醒她:若是苍烨无法登基,她就无法活下去。那她就暂且先拥护太子登基罢了。
毕竟她刚来到这个世界,暗处的一切她尚且无法完全掌控,不能刚来到这个世界就因为太子无法登基而莫名其妙的丢了性命,血空重来。
苍烨顺从地顺着玉微的力道站起身,恭敬却又疏离地唤:“母后。”
看来委托者和太子并不亲近。
玉微从苍烨的语气里得出这个结论,也是直到此刻,她才看清了苍烨的容貌,精致而又凌厉,与他身上睥睨的气势相辅相成。
大行皇帝把太子教育得很完美,撇开年龄不谈,太子身上已经完全具备一个帝王应有的气势。
玉微轻勾起唇角,抬手抚在太子脸侧:“相信母后吗?”
太子似乎不习惯玉微的接近,脸上的神色有片刻僵硬,但却没有避开玉微的触碰:“相信。”
太子的声音清脆悦耳,带着三分雄雌莫辨的勾魂。
玉微唇角的弧度更深,用没有握着项链的手握紧太子的手,目光一一扫过以头伏地的大臣:
“陛下乃是先帝之子,更是先帝曾经亲封的太子,是正统的龙子,诸位大人却口口声声言陛下是罪臣之子,甚至不跪拜陛下,你们可是在暗喻先帝昏庸无能,连陛下是不是他的子嗣都分不清,甚至令罪臣之子承袭大统,或者,诸位大人是不满先帝的决定,想要谋逆。”
玉微不仅直接改了对太子的称呼,甚至直接给群臣扣下一项硕大的罪名,君主专.制制度下,帝王在国家之中是近乎神明的存在,谋逆更是最严酷的罪名,可以因此直接诛杀整个家族。
顷刻间,群臣纷纷变了脸色:“臣等惶恐。”
左相叩地出列:“陛下英明……”
玉微抢词道:“大人也道陛下英明,为何却宁可冒着被诛九族的危险,也不遵先帝的遗旨。”
左相年迈,被玉微一噎,半晌没说出话来,他口中的“陛下”分明是苍淮,却被玉微曲解成苍烨,甚至又给他扣上一项诛九族的罪名。
第114章 太后国色(二)
孙御史立刻道:“娘娘明鉴,臣等对先帝之心天地日月可鉴,绝无二心。”
他恭敬地行天揖之礼:“左相为官四十余载,勤政清廉,鞠躬尽瘁,亦绝无谋逆之心,先帝与罪臣苍沐乃是十多年手足,当年苍沐犯下谋逆重罪,先帝仁厚,方过继苍沐之子至膝下,又因无子嗣而册立苍沐之子为太子,先时先帝病重,时过不久便撒手人寰,尚且来不及遴选合适的宗亲之子,微臣望娘娘以国为重,从宗亲之子中择取天命之子为帝,以慰先帝在天之灵。”
大晏律令,谋逆罪采取连坐惩罚制度,一人谋逆,诛连九族。苍沐是苍淮皇兄,他谋反自然不可能诛杀整个皇族,但他府上的妻儿却是要为他犯下的谋逆而付出性命的代价。
澹台左相称呼苍淮为陛下,被玉微反将一军,孙御史立刻改了对苍淮的称呼,却没有改口称呼苍烨为陛下。
老狐狸。玉微暗自腹诽,三言两语地就抹杀了大行皇帝对太子的喜爱,只把大行皇帝册封苍沐之子为太子归为无奈之举。
她微眯起眼,现在看来,这个最先挑起事端的老狐狸才是最难缠的,她握紧太子的手,道出了自己最开始的疑惑:“本宫不过一介妇人,如果大人执意不听本宫之言,便是你们自己选出宗亲之子即位又有何不可?”
她牵着太子,一步步逼近孙御史,凌厉地道:“反正先帝之言你们尚且置若罔闻,本宫之言,听与不听又有何不同?”
方才听大行皇帝身边的宦官所言,大行皇帝分明是属意太子登基,这些大臣却一拦再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