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广堂那边,穆氏就算再两耳不闻窗外事,这时也得到了李家出事的消息。
穆氏派了钱妈妈来琴瑟居这边,本来是想把李氏叫到汉广堂去问问情况,结果钱妈妈到了这边,一眼就看见李氏和宁霏牵着马匹带着行李,正准备出安国公府。
“夫人!六小姐!”钱妈妈大惊,叫了起来,“你们这是要去哪儿?”
“漠北。”
李氏因为跟穆氏闹僵,对这个在穆氏身边伺候的老妈子也十分不待见,冷冷地甩了两个字给她。
反正该向府里交代的事情,她已经都交代给几位管事了,至于穆氏那边是个什么态度,她才不想管。
“漠北?”钱妈妈惊叫得更加大声,“夫人去那种地方干什么?您是安国公夫人,怎么能自己跑到那么远的地方去?……等等,您这是……您居然还要带着六小姐一起去?这就更不行了!……哎!夫人等等!老奴要先去禀告老夫人啊!”
李氏被钱妈妈的大呼小叫吵得脑袋都疼,没有理会,直接绕过钱妈妈往门口走去。
钱妈妈哪敢就这么放她走,连忙上前拦她:“……夫人!您不能去!”
李氏以前在军中也是练过武的,哪里是一个老婆子能拦得住,随手一推,就把钱妈妈推得在地上重重摔了一个跟头。
她连看都没看一眼,带着宁霏从正在惨叫哀嚎的钱妈妈身边大步走过,头也不回地走向安国公府的门口。
但是两人正要出去的时候,在门口碰上了刚刚从早朝上回来的宁茂。
宁茂看着母女两人一副要出门的样子呆住了:“你们这是……”
“哎哟!老爷可算回来了!”
钱妈妈停下了哀嚎,连滚带爬地扑到宁茂的身边,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嚷叫起来。
“老爷,您快劝劝夫人啊!她要亲自带着六小姐去漠北!”
宁茂今天上朝,朝上建兴帝和文武百官们议论的就是李家人的事情。
李庚、李朔风和李雁声战死,李长云投敌,虽然只是消息刚刚传到了京都,但已经足够整个京都传得沸沸扬扬。
远在千里之外发生的事情,李家的这几位将领无论是死的还是活的,还一个都没有找到,建兴帝暂时自然也无法确定要如何处置李家。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李家三代四个男丁,三个战死一个投敌,李氏一门算是彻底完了。现在最迫切的不是应该怎么对待李家,而是国境已经被攻破,局势一片紧急混乱的漠北那边该怎么办。
早朝的后半部分,众人讨论的都是漠北的战事。但下朝之后,还是有不少朝臣用异样的眼光朝宁茂这边看过来。
投敌叛国罪和谋反忤逆罪一样,都是大元最重的罪名之一,要是李长云最后真的被判了这个投敌叛国的罪名,无论他能不能被抓得回来,李氏的九族都得遭到株连。
宁茂娶了李长云之妹,是李家的姻亲,到时候肯定也会受到影响。
宁茂满腹心事地从朝上回来,结果一到家,就又碰上了更加闹心的事情。
宁茂还没来得及开口,汉广堂那边穆氏已经从门口赶过去禀报的门僮那里得知了李氏要去漠北的事情,顿时大怒,亲自赶了过来。
“去漠北?李氏,你这是疯了不成?……你一个女人家,身为安国公夫人,顶着从二品诰命夫人的身份,给我安安分分待在安国公府里就是了,你抛头露面地一个人跑到那么远的地方去,成何体统!……漠北那边现在乱成什么样子,那些大晋士兵见了女人就糟蹋,你要是出了什么事情,我们宁家还要不要脸面,要不要名声!”
大元的女子虽然比前朝自由些,没有到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程度,但传统观念毕竟根深蒂固,女人就该待在家中相夫教子,不能到外头去乱跑。尤其是像李氏这种嫁进高门世家的,身份高贵,更要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否则就容易遭人诟病耻笑。
女子平日里出门参加宴会,走亲访友,偶尔去京都郊外游玩一趟,上个香拜个庙。社会舆论能接受的所谓“出行”,就只在这些范围之内。
至于像李氏这样,没有夫君和家中其他长辈的陪伴,只带着自己的女儿跟一队护卫,远走千里,去漠北那种地方的,就是严重的不守妇道了。
要是太平盛世里的繁荣文明之地,那可能还好些,漠北现在正处在战乱之中,女人在那边更加危险。李氏这一去漠北的事要是传出去,宁府的背后还不得被全京都的人指指点点,脊梁骨都得给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