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怪不得他啊。他前面几天被那些幽灵一般神出鬼没的劫囚者折磨得心力交瘁,连续几个晚上都没睡过安稳觉,就怕李长云这个重要俘虏被劫走,。
那些大晋骑兵来的时候,他一听说终于可以不用守着李长云这个烫手山芋,如释重负,精神一下子放松下来,所以才没有仔细检查核对对方的身份,把李长云交了出去。
宇文昆只觉得脑袋里嗡嗡作响。不但赤门关那边危急,现在连李长云都被对方不费一兵一卒就给骗了出去。
但他现在没有工夫跟守城将军算账,一把将对方掼在地上,冲出了大帐。
七万大晋军队在草原上急行军,赶了整整两天才到碧月湖,这才不到一个时辰,屁股都没来得及在碧月湖的土地上坐热,又得知要掉头急行军赶回赤门关,一个个士兵简直连崩溃的心都有。
这是在逗他们玩吗?
七万大军移动起来不是容易的事情,尽管宇文昆这边催得再急,但赶了两天路的士兵们体力消耗太大,回程时已经无法保持来时的速度。也不能强行让他们透支体力赶路,否则到了赤门关那边就算来得及,一个个都累趴下了,还打什么仗。
回程用了两天半时间。快到赤门关的时候,宇文昆远远望见赤门关的城墙,全身瞬间就凉透了下来。
城墙下硝烟滚滚,火光未熄,南城门已经洞开,大队的人马正在鱼贯进城。而城墙上面,有一个士兵昂首阔步走上墙头,插下一面黑金色的旗帜,一个巨大的“李”字,在风中猎猎作响。
那是李家军的军旗!
……
十几万大晋军队失了最重要的赤门关,被阻隔在尧山以南,只能固守着碧月湖等几个城池。
因为之前赤门关驻扎的晋军人数最多,大晋那边运过来的军需也要经过赤门关,所以这里的军需储备量最充足。
李家军收复赤门关两天之后,大晋又有一批粮草运到,李庚下令守城士兵把朝北一面城墙上插的军旗换成晋军军旗,大晋运送粮草的士兵并不知道赤门关已被李家军收复,白白把这数百车的粮草送上门,落到了李家军手中。
相比之下,被截断在大元境内的晋军就处于一个极为尴尬的境地。没有粮草来源,没有援军帮助,前有李家军,后有镇西军,腹背受敌。
镇西军的统帅镇军大将军罗征得知李庚等人未死,李长云从晋军手里被救出,李家军收复了赤门关之后,就知道大晋军队大势已去,想要除掉李家人灭口,是不可能再做得到了。
罗征自知自己犯的是通敌叛国的第一等大罪,在一个晚上带着自己的一批心腹,弃军连夜出逃,也不知逃向的是什么地方。
李庚在收复赤门关之后,就派了信使到镇西军军中,说明罗征勾结大晋的事情。镇西军中的大部分低品级将领,也就只是听上面的命令行事,未必知道罗征都干了些什么。
信还未传到,罗征就已经先逃了。
这一逃就是畏罪潜逃,等于承认了李家军派来的信使说的都是事实,那些镇西军将领们如何还有不信的。
有一部分跟着罗征参与了叛国之事的将领,见主帅逃跑,也跟着趁众人不备的时候逃离了镇西军。但大部分的低品级军官和几乎所有的士兵都留了下来。
这些镇西军将士因为没有主帅统领,无法自己行军,将领们便做了最保守的决定,严严实实守住南边防线,不让大晋军队南下。这总不会出错就是了。
十几万晋军,每天需要消耗的粮草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在大元境内只耗了短短五六日,就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
李家军从一个城池攻到另一个城池,晋军从一个城池撤退到另一个城池,最后只剩下碧月湖的时候,晋军也从十几万缩减到了只剩八九万。
这时候的晋军早就是强弩之末,碧月湖最后一场战役,也成了无路可退的困兽之斗。战役十分惨烈,一天一夜的攻城激战之后,碧月湖终于也被攻破。
晋军逃出碧月湖,在城外的平原上被李家军包围,将近六万人被斩落马下,只剩了一部分残兵败将,逃向尧山的方向。
尧山高达千丈,险峻难行,所以唯一的缺口赤门关才会成为天险。这要翻过山去,两万多晋军又不知道只能剩下多少了。
漠北正战火连天的时候,宁霏这段时间来都没工夫去管战事,一门心思围着李长云几个人连轴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