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国舅的太师路_作者:澹博雅(17)

2018-10-22 澹博雅

  咂咂嘴。

  若不是弘治帝自个儿没法过心里那道坎儿,苗永都想劝弘治帝别再折腾。

  这一年来,娘娘所做的桩桩件件,苗永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真正适合做皇后的女人。

  行事大气,知道分寸,恩施百姓,孝顺长辈,不偏袒自家人。

  苗永在宫中已近四十年。

  后宫的嫔妃如何,最多两年,基本能看明白个七七八八。

  清宁宫中的三位主子,曾经可都是皇后。

  对比这位主子,简直低到泥地里。

  苗永粗读史书,只觉只有前唐那位长孙皇后可与之匹敌。

  “梓童来啦。”皇帝挤出一丝笑容,忙迎上去,“都这么晚了,怎么不去歇着?底下人是怎么做事的!”

  随行宫女、内侍一听,顿时跪了一地。

  张仪华秀眉一挑,花一般娇嫩的面容上一层薄霜,“陛下发的什么脾气!都这么晚了,自个儿不歇,还拿下人出气!苗大伴。”

  苗永躬身,“在。”

  “你张罗张罗,安置陛下歇息。本宫在偏殿守着,天塌下来也先叫本宫。”

  见皇帝还想再说,张仪华怒瞪了皇帝一眼,孝宗顿时恹了下去。

  “明日上朝之前谁也不许打扰陛下安枕,否则就是和本宫作对。明白没?”

  苗永应诺,带着中官们迅速退出内殿,关上殿门,立身站在门后。

  弘治帝想了想,突然“戏言”,“仪华,不如今日我们夫妻一同安枕?”

  张仪华心头微挑,看清弘治帝眼底的试探,忽然嗤笑,“我睡在你身边,你真能睡得着?”

  也不再看弘治帝,自顾自地去了侧殿。

  临关门前,还随意喊了一句,“你们看着点啊。万一出了事,我可不担弑君的罪名。”

  房门砰地紧闭,弘治帝无奈摇头。

  自顾自躺下。

  这女人,忒狡猾!

  沉入梦乡前,弘治帝如此想。

  翌日早朝,牟斌身着御赐麒麟服,头戴梁冠,腰围金带,持指挥使金牌入宫觐见。

  未几,城中锦衣卫似是倾巢出动,大队人马涌出奉天门,不知往何处去。

  短短几日,弘治帝在早朝之上连摔数本奏章,雷霆之怒令朝堂文武心惊。兼有锦衣卫指挥使侍立御座旁,大汉将军金盔金甲、手持斧钺、腰佩大刀,立于殿外,真真是令人头皮发麻、牙根直颤。

  听闻风声的大小京官皆是提着脑门做事,年老者直接托病不朝,年轻的也是夹着尾巴,回去之后耳提面命,约束家人不得在外惹事生非。

  之前刚刚被皇后娘娘持鞭修理,卧病在床的寿宁侯只得再次“卧病”,府门紧闭,只留采买的家人出门的角门。

  建昌伯直接将昌国公夫人接入家中“壮胆”。

  状元楼中,徐穆一夜好梦,对朝堂风雨半分不知。

  天明时分,书童怀揣书信,便去寻族老留下的城中快脚。恰逢快脚今日也欲上门来询,两相碰头,快脚接了书信便出城去了。

  书童办好差事,才觉腹中饥饿。三个馒头下肚,又用了一大碗热汤,才心满意足。

  客房内,徐穆依旧闭门苦读。

  殿试只考策论。多是议论时局、建言献策的文章。平稳容易,出彩难。稍微“出格”,难保阅卷官不骂一句“狂生”,若是规规矩矩,又会落入下乘。

  徐穆当真是要愁白了头发。幸有书童提醒,与宋、高、李三人相互学习,互相指点,短短几日,便觉收获颇丰。

  如此连番震怒,一日退朝,圣驾返回乾清宫,中官便急往太医院,当值的院使,不当值的院判,连同十位御医,都被召至乾清宫问诊。

  随后有中官传旨,当日午间罢朝。

  张仪华听闻,少有的惊慌失措。

  至乾清宫外,却被皇帝身边的大伴拦住。

  “娘娘,陛下有恙。奴婢奉了旨意,请娘娘暂且回宫。”

  复又走近低声劝道:“娘娘,陛下这儿奴婢以项上人头担保,定照顾完全。事关龙体,还请娘娘坐镇后宫,以防前朝人心浮动。”

  张仪华满脸焦急,然为后几年,知晓轻重,只得道:“若陛下转好,立刻派人报知本宫。”

  “是。”

  回坤宁宫的路上,张仪华心绪依然不能平复,询问左右:“陛下究竟是因何人,心里不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