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国舅的太师路_作者:澹博雅(178)

2018-10-22 澹博雅

  看着任士洪青白转换的脸,罗钦顺觉得很有趣。

  面上却隐带薄怒,“阁下未穿官服,想来亦不是官员,不知有何倚仗,敢当面损伤任大人的清誉?”

  青年正要亮出身份,不料任士洪抢白道,“上使,王世子正妃慎氏乃是其亲姐,王大妃乃是其姑母。”

  哦。

  罗钦顺秒懂,太后是姑母,未来的皇后是亲姐,难怪这么横。

  任士洪接着悠悠道,“慎君年过二十,可惜学识浅薄,迟迟不能得到一官半职。”

  “你!”

  一旁的王守仁仔细观察双方神色,眼中忽然闪过不解。

  待回到驿馆,详说所得,罗钦顺一副孺子可教的表情,“伯安果然观察入微,不枉陛下看重。”

  王守仁脸色闪过片刻羞色,道,“那大人有何想法?”

  “想法?”

  罗钦顺笑意奇异,“等锦衣卫回来再说吧。”

  嗯?

  王守仁一愣,嘴角微嘲,自己果然有的学。

  果然,到了入夜,锦衣卫便带来一份“大礼”,直叫王学霸瞠目结舌。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二更也不知能不能更完,大家可以明天来看。

  第85章 第八十五章

  王世子乃废后尹氏所生!

  王世子却装作不知,认现王大妃为母!

  任士洪抢夺佛像金珠乃是受了王世子的授意,为其敛财!

  王世子甚至计划赶走全国寺院僧侣!

  王世子与儒官极为不和!不喜儒家文化!

  王世子新婚之夜,宠幸的并非正妃,而是|妓|女|出身的张氏!

  今日王世子并非在为父祷告!而是在宫中狎-妓-游玩!

  王学霸只觉自己脑袋快不够用了,翻遍史书,这么贪财、荒淫的国君,只怕只有传说中的殷纣王可比!

  “君臣不和……”

  罗钦顺语气淡淡。

  转过头,忽然轻笑道,“伯安,如此下去,只怕不出十年,这国中王位必有变故。我等不知便罢,既知,何不再添一把火?”

  王守仁皱眉,“大人此言何意?”

  罗钦顺挥退其他人,捧起茶盏,“王大人乃是成化年间状元,伯安当真不知?”

  王守仁瞳孔微缩。

  “听说王大妃膝下有七岁幼子。”

  话语轻飘飘传入王守仁耳中,思及背后深意,王守仁忽然觉得喉头发冷。

  “伯安可是认为本官行事狠毒,违背圣人教导?”

  “伯安不敢。”王守仁面露尴尬。

  罗钦顺轻笑,不以为意。

  若说在两年前,自己亦不会有如此想法。

  考中进士,屡屡被徐穆挖进坑里,面对整日脑袋里有十万个为什么的太子,从翰林院跑到兵部,从鸿胪寺冲到京卫,差点连钦天监都要走一遭,视野不断开阔,临行前王华特意给自己开开小灶,知晓天子的心思。

  罗大人心中对推翻一国太子没有半分不适。

  大明沿海不安宁,少不了里应外合,海盗们抢劫,总要有买家,买家从哪里来?

  想到北镇抚司关押的番商,罗钦顺俊眉微敛。

  听话的番邦,才可以“不征”!

  有太宗皇帝表率在前,国朝百姓受了苦,自然找你番邦麻烦。

  实在不听话,干脆连国君一起推掉,比照历史上三家分晋,几族共治。

  徐穆心眼坏,说话还是有点道理。

  只要百姓吃得饱,穿得暖,谁管坐在王位上的是谁?

  “伯安,且附耳。”

  队伍里得用的文官太少,王伯安不缺才干,只缺机会,用对地方便能发光。

  “本官想着,日后我等需如此如此。”

  罗钦顺的声音越来越低,王守仁的表情变化越来越快。

  末了,一句“为黎庶安宁,天子必当欢喜”,王守仁“砰”地拍响桌案,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

  干了!

  接下来几日,朝鲜官员发现上国来使态度更加和蔼,时不时在驿馆举行文宴,吟诗作画,赏赐金银,待客态度简直可以用无微不至来形容,往使臣居处往来的官员,登时多了一倍不止。

  来往愈频,罗钦顺的计划开始慢慢成型。

  大网张开,众多官员自愿投入其中,互相联络,送出厚礼,只为见罗钦顺一面。

  地小国穷,金银短缺,好在不缺宝山,野参成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