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泰镇的灯会是为年轻男女们准备的,没成亲、或者成亲后没孩子的年轻人基本都会过来。
文琪跟郑宇动身算早的了,但他们过来时,镇上就像完全变了个样似的。
除了建筑还是以前那样的,其他所有的街道、店面都发生了很大改变。
最主要的变化是摊贩多了。整条街道一侧全都是卖小首饰、玩具、吃食的小摊位,本来就是做生意的那些店面也张灯结彩的,专门派个小工在门口揽客,免得游人们只逛外面的摊子,懒得往店面里面走。
文琪看到对面来了一群人,往一边让了几步,免得发生肢体冲突,“人好多啊!”
“确实有点多了。”郑宇让文琪离他近一点,免得被人群冲散了。现在天还没黑,橙色的阳光把人群映照的暖暖的,把冬天的感觉完全驱散了。
灯会要到天黑后才好看,提前来的人是想多玩玩、多吃点东西。一年到头没多少清闲时间,几乎所有人家一年下来都会有点积蓄,在这种难得的好日子,年轻人多花费些铜板,家里人很少会教训的。
郑宇苦恼地看着人群,想找个清净点的地方。他想跟文琪独处,比如说有一条清净的街道,旁边零星有些摊子,摊主都不说话,然后他跟文琪两个人安静地走着、走着,饿了就买些吃的,累了就寻个地方坐下……现在的情况跟他想象的差远了。
“你听见没?”正当郑宇要提议去别的地方走走时,文琪兴冲冲地扯了一把他的袖子,然后另一只手指向了某个方向,“刚刚路过的人说大桥上在挂龙灯,我们去看看吧!”
文琪小时候不能进宫玩,皇帝觉得亏欠她一家人,所以问了她有没有什么很想要的东西。她那会还小,就说要看到最大、最美、最好的龙灯,于是那年的大年前夜,皇帝让把皇宫御制的龙灯送到了安都,明面上说是送给所有安都人,实际上只是为了满足小小孩童的愿望罢了。
那个龙灯是文琪见过最好看的龙灯,九条长达十米的龙形灯罩被悬挂在城楼上,姿势各异,色彩不同,到了夜里,点灯人把一根根蜡烛放进去之后,那些龙就跟活过来了一样。它们身带彩光,恍若神明下凡。
即使是现代的霓虹灯,也没有那九条龙灯来的震撼。
文琪知道武泰镇的龙灯肯定远不如皇宫送的,她只是特别想再看看龙灯罢了。
武泰镇的龙灯每年都是挂在大桥上,知府亲自盯着这件事,他会要求手下能人先看好天气,然后选择十二月最后十天里最好的日子,当天根据实际天气来决定挂什么样的龙灯。
若是没风没雨的,那自然就要挂大龙灯。越长、越粗的龙灯越受欢迎。
要是十二月根本就没好天气的一天,就只能挂迷你的小龙灯了,而且还会挂的很低,没有一点震撼感。
文琪跟郑宇过去的时候,大桥两边都不许人上去,桥上只有工人在小心地把长龙灯往上挂。
今天的天气很好,连风都是轻柔的,所以知府让挂上最好的那个龙灯。
这个龙灯做好都有好几年了,前些年没碰到这么好的天气,每次都没敢挂这个,今年终于能让他重见天日了。
龙灯的制作工艺并不简单,这次大桥上挂的灯估计有五米长,虽然比不上文琪曾经见过的那个,但它已经是很不错的成品了。
看到了龙灯,文琪就难免会想到安都,那里承载了她过得最快乐的时光。
——不知道现在的苏桃姑姑怎么样了,不知道那个流里流气的李“才子”有没有成为贤夫贤父,不知道她专属的那块地有人伺弄不。
“唉,不知道我还能见到他们不。”她原本想去安都走一圈的想法并不坚定,因为对于那时候的她来说,她跟安都的联系,仅仅是因为轩轩跟陆家的血缘而已。
只是现在,她真的好想再见见那些人啊。她已经失去了爹娘,这世上剩下的长辈们,无论如何,她都还要去见一见。
郑宇不清楚文琪是想见什么人,他看那龙灯挂好了,就跟文琪说:“我们去别的地方吧,这里人越来越多了。”
现在的天色已经变暗了,不少人都想看到点亮龙灯的那一刻,所以慢慢地汇聚到了这一块。
文琪看到那龙灯的材质跟颜色,已经能猜想到点亮后的效果,所以在放弃看一条龙灯、和被人群堵在里面好久里面,选择了放弃看龙灯。街上也有卖小花灯的,多买几个也不比看龙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