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安肩膀起伏颤抖,良久,才匍匐在地,痛哭道:“老奴对不起老爷,对不起大小姐,更对不起夏家几百口的性命。老奴罪该万死,若不是为了能再见到荣儿一眼,老奴早该自我了断,去地下跟老爷请罪了。”
见到儿子,张安的心理防线终于崩溃。没了顾虑,他总算是一五一十地将当年的事情经过徐徐道来。
当年皇帝登基不久,朝政不稳,又连连遭受天灾,饿殍遍野,造成大批流民涌往京城,沿途各地起义不断。
庆王以皇帝天命不授为由,发动政乱,企图将皇帝赶下皇位。
邻近小国见有机可乘,联合起来频频在边境各方骚扰,试图趁乱将祁国瓜分。
内忧外患之际,夏勋临危受命。他先是领兵平定了庆王的叛军,又接连打退几股起义军。在粮食短缺的情况下,甚至调用军粮,分发给流民充饥。
紧接着,夏勋又以雷霆之速拿下几个边陲小国,屡战屡胜,保下了皇帝的江山。
战后论功行赏,战功赫赫的夏勋被封为柱国大将军,皇帝亲赐宅邸,并亲手为夏府书写匾额,夏勋一时风头无两。
这便引起了一些文臣的眼红,尤其是太傅赵德的不满。
赵德利用皇帝近臣的身份,时不时地将百姓对夏勋的尊崇转述给皇帝听,又道夏勋才是百姓心中的天选之人,久而久之,便引起皇帝心中隐隐不快。
为了构陷夏勋,赵德找到了张安,并拿张安的儿子要挟他就范。
张安跟在夏勋身边多年,熟悉夏勋的程度不亚于熟悉自己。甚至连夏勋的字迹,都能模仿的分毫不差。
为了保住唯一的儿子,张安模仿夏勋的笔迹,伪造了一封与哇池国国君的来往书信,并悄悄藏至夏勋的书房。
赵德则早就在京郊外三十里的恕明山准备好了一处秘密之地,用来私造兵器,驯养战马。
而这个秘密之地所有的文件来往,账目明细,用的都是夏勋的名字。再加上张安模仿的字迹和偷来的印章,一切计划完美无缺。
待一切准备就绪,赵德派人将夏勋告发,所有罪证搜出来,夏勋百口莫辩。
张安自知事情败露会牵连自己全家,所以早早从夏家请辞,想带着儿子远走高飞。
没想到赵德根本不打算放过他,派人对张家父子进行截杀,张安侥幸逃脱,儿子却在慌乱中与他走失。
这两年,张安一直活在愧疚和不安里,终日东躲西藏无法安睡,身体也是每况愈下。这次冒死回京,也是想在临死之前,能够寻到儿子的一点线索。
夏璎静静地听张安将事情经过讲完,长久的不说话。
沉默了许久,她才俯视着张安,冷冷开口道:“你刚才所说的,可愿当着皇上的面再说一次?”
张安抬头看了一眼神情失常的儿子,又将头狠狠磕在地上,恳求道:“老奴所做的一切,万死不能赎罪。只是小儿无辜,若是大小姐能保得小儿一命,老奴愿将所知的所有内情,面述给皇上听。”
夏璎踱步向他走近,居高临下地看着他,淡漠道:“我答应你。”
第38章 假妻
第二天天色尚早, 夏璎便带着张安出了别苑,张永荣则被留下, 交由管家照看。
两人在马车里对坐无言,张安低着头, 一直不敢看夏璎一眼。
此一去, 他便是罪责难逃。可是如今他已无所牵挂,即便是立刻赴死, 也是心甘情愿。
马车驶进城门, 没有回侯府, 而是直接去往了皇宫的方向。
丽轩门的禁军首领宋阔看到侯府的马车行来, 忙迎上前,躬身道:“宫门重地, 还请贵人下车接受检查。”
夏璎打帘下了马车, 朝宋阔微微一颔首,道:“烦劳宋首领禀报一声,夏勋之女夏璎, 求见圣上。”
宋阔怔了怔,夏勋这个名字他已经好久都没听人提起过了。
夏将军曾是所有军人心目中的英雄,可自打出了谋反一事,便无人敢再提及。
宋阔只是听说夏将军还剩下一个女儿在世, 并嫁给了静宁侯府的世子。
可夏璎此时的自称却是夏勋之女,宋阔心中不禁感觉到了事情的紧要, 一躬身道:“世子夫人且稍等片刻, 我这就派人去请示皇上。”
宫人急急来报的时候, 皇帝正在书房批揍奏折,听到夏璎在宫门处求见,他先是一愣,后将手中奏折用力合上,一挥手道:“快,去请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