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追妻记(重生)_作者:清尧微凉(164)

  说这话的自然是从前的中立派,当初无什么特别之事,自然觉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杨桓与百里策自然是谁都不支持。

  可如今出了事了,他们又瞬间想到了百里策的好处出来,便觉得若非杨桓,自然没有这些乱事出来,说起话来便阴阳怪气的。

  又立刻有人附议:

  “此话不假,这锦衣卫满身是血,肯定是在十分艰险的环境下逃出来的,必定是南蛮那些蛮夷之人,意图封锁消息,出手动了我大商的锦衣卫,其心可诛!若非这锦衣卫冒死冲出来,恐怕我等在瞒在鼓里!”

  杨桓若有所思的看着那趴在地上,毫无生机的尸体,陷入了沉思。

  这南蛮虽然一向不安分,可却是不敢正面对抗大商的,如今他们竟然敢公开和大商叫板,这实在是反常。

  臣子们慌慌不安,在这种危机的时刻,众人皆将目光投向了杨桓——人在不安的时刻,总是不由自主的找一个主心骨的。

  杨桓眉头深锁,想到的却不止是西南□□这么简单的一层。

  如今西南地界上的土司竟然纷纷反目商国,这整齐划一的动作,竟像是……像是商量好了一样。

  事出反常必有妖,他们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还有,卫国新册立的太子,那孙策,究竟是什么来头,难道百里策当初真的没有死么?

  可他这么做,目的是什么呢?

  ……

  下朝回府,自然是心事重重,杨桓眉间忧色不减,路上同僚的招呼也未曾搭理。

  及至府门,遥望府中枇杷树亭亭如盖,又看见树中结了青涩的小果子,忽然又想起来清璇从前的玩笑话来。

  一想到那张白皙的小脸,杨桓终于在嘴角牵出了一个笑意出来。

  大军压境,国之将乱,哪里抵得上你的笑颜?你一笑,我心中便没了所有的烦心事,满心满眼,皆是你的喜怒哀乐。

  杨桓一踏入府里,陈生便迎了上去,自百里策坠崖之后,锦衣卫便暂时交给了陈生管理,他如今知道的消息,比宫中的小皇帝还要多上一些的。

  “你那边听到的消息怎样?”

  “回丞相,锦衣卫飞鸽传书,传来的消息,说是南疆众土司联合在了一起,在边境制造动乱,他们动作整齐划一,像是有组织一般。”

  “本相就知道他们肯定有人在幕后操纵,此人居心叵测。”

  杨桓快步走到书房,拿起了桌上厚厚的军文,在灯下仔细的看了起来。这全是今天快马加鞭送到京城的文书,详细记载了西南的动向。

  那南方的土司先是攻占了城楼,杀了县令祭旗,可却又按兵不动。次日又在城门挑衅,仿佛等着守城军队一般,等他们冲出来了,南疆土司联盟军队,却又退了回去。

  仿佛是在戏耍商国的军队一般。

  杨桓自是生气,当天便派了援军过去,镇守西南。而那些南叛变的敌军却又缩了起来,仿佛惧怕于商国的气势一般。

  西南叛军打仗毫无章法可言,只是骚扰游击,让人火大,却偏偏抓不到他们,令西南守城将领们憋了一肚子气,却找不到发泄的地点。

  战事如此拖延,一转眼便又到了凉意深重的秋天,无边落木萧萧下,当真是天凉好个秋。

  其实是个多事之秋,边境的骚动越来越频繁,杨桓慢慢的便觉得力不从心。

  可这样低沉的日子里,也是有许多的欢喜的,至少对于杨桓来说,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有日杨桓下朝,心中因为南疆的事情而烦闷,便弃了马车,独自一人走在京城的街上,看街上人来人往,也仿佛跟着松了一口气一般。

  就这么走着,忽然被人敲了下肩膀,他回头一看,竟是拿着折扇的沈天枢。

  大舅哥来了,杨桓自然打起精神,笑问道:“不知大哥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沈天枢神色有些别扭,一双眼睛仔细地打量着杨桓,仿佛要将他看的清清楚楚一样,看到最后,神色竟然还十分的嫌弃。

  杨桓心中发毛,蹙了眉头问道:

  “不知可是我衣装不整?”

  沈天枢摇摇头,仿佛低声啐了一句:“真不知道她看上你什么”,可那声音着实是小,杨桓听的不甚清楚。

  沈天枢轻咳一声,便又说道:

  “我今日来,是替人说媒的。丞相快要到而立之年了,难道不考虑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