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追妻记(重生)_作者:清尧微凉(169)

  “陛下可是真的放心?”

  “自然是放心的!”苏炎面色恳切,说道:“丞相虽严厉,可终究是为了我大商好的,朕自知比不上高祖,武帝,不能名留青史,可也不想遗臭万年,把兵符交给丞相,朕自然是放心的!”

  杨桓轻笑,却觉得手中这兵符有万分的重量。

  它关乎成百上千士兵的性命,更关乎着大商的存亡。

  **

  杨桓终于带兵去了南疆,一路上还算顺利,遇上了几股流窜的难民,杨桓手下的将士想将他们处决,可杨桓却愿意分他们一点军粮,那些难民感激不尽,其中的男丁竟投身了军营。

  几次突袭的难民都被杨桓这样轻巧的化解。

  消息传到了京城,小皇帝龙颜大悦,往尚书府里和丞相府里赏赐了好些东西,清璇看到了自然欢喜,又虔诚地跪在了家中的佛像之前,日日夜夜为杨桓求平安。

  众人皆畅快,可杨桓却慢慢的不安了起来。

  这一路上,未免也太顺利了些,而且这些难民出现的地点非常的有规律,仿佛是……

  仿佛是故意将他领到什么地方去一样。

  这个念头一直缠在杨桓的心头,可他面色却不显,若是大战在即,主帅却疑神疑鬼,势必是要动摇军心的。

  好在四五日之后,杨桓带着大军,终于平安抵达了南疆,城太守见了救星一般,热情异常地将杨桓接到了城中,好生同杨桓讲了最近的战况。

  无非就是南疆土司们仗势欺人,强行围攻,从前的三省六郡已经全部被他们占去了。

  看到杨桓的脸色越来越差,那太守灵机一动,笑道:“丞相您有所不知,想来那些南疆的蛮子还是怕丞相的,听说您来了,他们都不敢来了呢。”

  杨桓摇着头,却叹气。

  南蛮这些蛮子,哪里是因为怕他?不过是因为自己刚来,他们有些忌惮,想观察几天罢了。如今南疆的局势竟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差,看来是有一场硬仗要打了。

  星汉灿烂之时,杨桓在烛火之下写下了第一封家书。

  初到南疆,自然是先要给清璇报个平安了,提笔落款,再盖上红章,找来养了多年的信鸽,借着月色放飞了自己对京城的一缕思念。

  杨桓看着那鸽子飞出一个好看的弧度出来,自是想不到,他的家书竟没能落在清璇的手上。

  而是被一个意想不到的人截获了。

  夜色深深,不眠的可不只有杨桓,更有卫国的新太子——孙策。

  百里策不喜欢自己这个名字,孙策,这名字听起来怪怪的,他还是喜欢自己用了十几年的名字。好在如今自己是太子了,没人敢直呼自己的姓名,卫王也只会策儿策儿的喊,不会从头到尾地喊他名字。

  当他的弓箭手射下这只鸽子的时候,他刚刚准备就寝。明天还要赶路呢,今儿可要休息好。

  “殿下,这是弓箭手截获的军情,请殿下过目。”

  “军情?”百里策眉心微蹙:“本宫要是没记错,杨桓今日才到西南,如何有什么重要的军情?”

  “这个属下也不知,还请殿下过目。”

  百里策也疑惑着信里到底是什么,于是便抽了信出来,只看了一眼,嘴角便勾起一个笑出来了。

  “杨桓,我从前怎么没发现你是这么个人呢?”

  那信上寥寥几字,却道尽了杨桓对清璇的思念。百里策看了便觉得好笑,谁能想到杨桓那样执掌一国朝政的人,竟然在大战之前,对一个女人思念彻骨?

  处在当中的人总是看不清楚的,就像百里策如今嘲笑杨桓,可他却没想到,自己和杨桓,又有什么分别呢?

  若不是同样的心思,为何他要在卫王面前争取一个出使商国的机会?

  为何他明知命格中的人是林蔓如,却还固执的要来商国的京城?

  为何他不惜发动战争,联合西南土司,也要将杨桓调出京城?

  只是当局者迷罢了。

  第79章 百里归来

  杨桓到达西南后, 战事进行的还算顺利,之前被叛军强占了的地方, 也被杨桓奋力夺回来了三个郡。

  消息传回来,京城上下自是欢欣鼓舞,喜形于色的小皇帝竟然在得知消息的那个早朝, 对着西南行了个大礼, 遥拜远在西南的杨桓,说是从今往后定然好好听杨桓的话, 绝不再让杨桓费心了。

  杨桓的捷报传的频繁, 甚至在一沓子军函中还能夹私,给清璇也传了一封家书回来, 无非是说什么战事顺利云云的话,清璇虽然高兴, 却也知道杨桓的话有些故意哄她开心, 哪里有顺顺利利就能打胜仗的将军了?定是他只捡着好听的说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