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外,某河道上,一只小乌蓬船正沿着陵江顺流而来。
“哥哥,我们去哪里?”明和公主不解的问道。
陵太子悠悠的回道:“百越!”
“去那里干什么?”
“哥哥想东山再起。”
明和惊讶的问道:“你要夺回陵国?”
“妹妹希望哥哥夺回吗?”
“能夺回当然好了。”
“还是妹妹好。”陵太子伸手摸了一下妹妹的头,轻轻一笑。
明和问道:“哥哥,那我们什么时候回来夺呢?”
“等时机成熟了吧!”
“那是什么时候?”
“哥哥也不知道,也许很久,也许很快。”
明和被陵太子说糊涂了。
两天后,陵国国都宣城被宁国人完全控制了。
林怡然没想到,今年过年,会在宣城。她抱着小白,走在几乎没有受损的宣城大街,感慨到,“我知道为何,平、宁两国一直要攻打陵国了,确实富庶。”
夏宗泽笑道:“鱼米之乡,商业发达,能不富庶才怪。”
“平稳过渡的不错,夏王爷!”林怡然笑着夸道。
“多谢你提醒我,夏王妃。”
“不客气,夏王爷!”
“哈哈……”夏宗泽仰天大笑,却又有些叹息,“陵太子逃了!”
林怡然不以为意:“有一国作背景,他都没能赢得了你,一个流亡的国君,就更不会构成威胁,除非你们施行暴政,让他有机可趁。”
“不,不会,我一定听你的建议,施行仁政。”夏宗泽连忙笑道。
林怡然问道:“收拢人心的第一站,你准备怎么做?”
“开考招官吏。”
林怡然竖起大拇指,“南方向来人杰地灵,一定会有文人志士。”
“可你知道的,文人一般都‘爱国’。”夏宗泽无奈的叹道。
“那我给你支个招。”林怡然笑道。
“什么招?”夏宗泽感兴趣的问道。
“封在大狱里的郑昊则为宣城……你觉得什么有名无实的官位比较适合他?”
夏宗泽想了想,说道:“封个爵位,也许比较恰当。”
“你不会觉得我乱搞?”
夏宗泽回道:“不,我想起来了,历史上有君王这么搞过。”
“哈哈,读书派上用处了。”
“会不会太便宜他了。”夏宗泽不高兴的说道。
“可把他坚为旗帜,可以为你揽人才,宣城可以更繁华更富庶,成为国库的主要经济来源,你还觉得他便宜吗?”
“那他要是不做怎么办?”夏宗泽担心问道。
“他会的。”林怡然想了想说道。
夏宗泽点了一头,“那就封他。”
为了招抚陵国文人才士,陵国原二王子被夏宗泽封为宣伯候。
“什么?”
“什么……”
“不可能……”
……
宣城大街小巷,听到这个消息的人,无一不感到震惊。
可是大年三十晚上,与民同庆时,人们在王城城楼上,看到了二王爷殿下,他确实被宁国人优待了。
郑昊则自己也没有想到,他一直生活在恐恍中,他以为大哥会杀了他,没想到没杀,只是把他关在大狱里,不知为何,可能经历过生死劫,郑昊则竟有些感激哥哥的不杀之恩;可是当宁国人攻破宣城时,他又以为自己要死了,可是自己非但没死,居然摇身一变,成了宁国人封的伯候,这……这……他不知道是该笑还是该哭。
但他决没有想到,自己能活下来,全因为自己是草包一个,对别人构不成威胁,不知道他知道这个原因后,会作何感想?
☆、第266章 各异 人心
可能是安逸太久了,也可能是怕战,也可能是宁国人的安抚政策起作用了,宣城竟以更活力的姿态呈现在世人眼中,并且因为定城江渡对商人开放,一时之间,竟让宣城成为整个江南地区最富庶的地方,人民的生活水平显得更好了。
陵国人在不知不觉中忘了,他们的国号是曾是陵。
这个年节,除了夏宝怡母女,还有‘犯事’的官员家属过得不好,其余,似乎都过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