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我还真不懂。”林怡然回道。
“这面味清香吧。”
“很淳香。”
朱大叔大笑:“哈哈,赶紧饱餐一顿,明天起,面汤疙瘩就没有今天多了。”
众人听罢,赶紧端起自己的木碗,狼吞虎噎的吃起来,不时有人发出满足的感叹。
林怡然端着自己的木碗找了个石头,也稀里哗啦的吃起来。
苗小菊端着碗凑到林怡然身边,“小然,我跟你坐一起。”
林怡然笑道,“好啊!”
苗小菊一直叫她小然,让林怡然感觉亲切不少,因为这世还没有人这样叫过她,上世,无论是家人还是朋友,都叫她小然。
苗小菊大口喝了一口汤面,“哇,太好吃了!”
林怡然笑笑,吃着自己的面疙瘩汤。
汪水英有意无意的靠近林怡然等人,见凌齐轩吃相厮文,她暗暗学着,也慢慢的吃着,不时扫了眼快速吃面汤的林怡然和苗小菊,见他们三两口就吃完了一碗,暗暗得意的朝自己碗里看了看,自己可还有半碗呢,哼,泥腿子,看这吃相,真粗俗,偶尔遇到凌齐轩目光时,故意引导他朝自己碗里看,得意洋洋。
凌齐轩悄悄半转了个身子避开了。
吃饱喝足,对于农耕社会的人来说,就是人生顶天的满足了。
吃饭后的人们没有向往常一样钻进洞里,他们坐在三月微温的夜风中聊着自己的人生过往,或感叹,或是一笑而过!
“朱大叔啊,要是以后天天都能像今天就好了。”
朱大叔嘴里嚼着一根微甜的草根,笑笑没有回话,他当然也希望每天都像今天的日子,可是他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十二袋粮食,今天就下肚小半袋了,如果不束紧裤腰袋,可能连半个月都支撑不了,他半喜半忧,迷迷茫茫看向远方。
林怡然等人吃好后就回来了,一顿饭的时间,洞里的烟气已经散得差不多了,清新的艾草香气扑面而来,感觉真好。
洞里摊了几个草堆子,他们就睡在草堆子上,干燥松软的枯草,散发着太阳光的味道,还真不错,夜渐渐深了,静悄悄的,太平寨子沉沉的睡去。
经过苏大易和寨子里几个懂木工活的男人几天收拾,林怡然的山洞,竟成了太平寨子里最奢侈的山洞,搞得大家都抢洞模仿,太平寨子周围一带,竟如一个小小村庄一样,散落着大大小小几十家住户。
朱大叔和田大娘看着空空如也的大山洞摇头失笑,“朱大哥,你看看……”
朱大叔笑回,“看什么,是好事呀,这样大家都有了家的感觉,我们太平寨子也会像一个村庄一样,永完在这里了。”
田大娘长叹,“但愿仗打不进来才好。”
朱大叔说道:“这里是月华山余脉,极僻,人迹难至,应当不会打过来。”
“难说呀!”田大娘并不乐观。
朱大叔疑惑的问道:“田家妹子,你为何有这样的想法?”
田大娘抬头看了看前面那座高山。
朱大叔明白了,跟着叹了口气,“我们这里属于深山沟子,一般没人来,应当不会被波及到。”
“希望如此!”田大娘说起另一件事,“朱大哥,粮可不多了!”
“我知道!”朱大叔朝山梁子上的山洞看了看,洞口蹲着向个玩弹子的孩子,叹了口气。
田大娘愁怅的问道:“怎么办?”
朱大叔叹气回道:“小林,这些天都没找我。”
田大娘叹气:“这孩子,前两天,我在她面前提过,可她没吭声。”
朱大叔不再吭声,一脸无精打采。
田大娘有些不满的接着说道:“这孩子看着脾气温顺,也好说话,可是你要跟她说个正事,她仿佛泥鳅一般,什么话也套不到。”
朱大叔抬眼说道,“人家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娃子理什么正事?”
田大娘不满的发起劳骚:“可这十二袋粮不是她带头抢的么?”
“话是这样说,可能我们两个过分了!”朱大叔说道。
“过……分,咋过分?”
朱大叔实诚说道:“也许,林姑娘那天就是客气一番,没想到我们两个就……”
“可她一个十二、三岁的丫头能当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