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怡然测了一下亩产,最高的有四百多斤,最低的有三百斤,平均下来有三百五十斤一亩。
听到这个产量,朱大叔和林德检两人惊讶的嘴巴能寨鸡蛋。
朱大叔问道:“小然,你是不是算错了?”
“啊,算少了吗?”林怡然知道现代亩产,听外婆说稻子在一千斤以上,难道我报少了。
“不是,不是……”林德栓连忙说道,“是报多了?”
这下轮到林怡然惊讶了:“三百五十斤还多?”
“那是自然,我记得我是村子里田种得最好的,最高时,也不过三百五十斤,可现在,我们家一亩地都达到四百二十斤了。”
“呃……那个……那个山上枯枝烂叶多,肥堆得好吧!”林怡然胡乱的说道。
“对,对,是这个理。”林德栓仿佛想到这茬似的。
朱大叔也跟着说道,“林老弟说得不错,是这么回事,再加上今年夏天的雨水充沛,这稻子不高产不行哪!我估计,我家的粮食能吃一年,不要种麦子都够了。”
林怡然连忙说道:“那怎么行,麦子一定要种。”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第115章 粮银 赶走
朱大叔也跟着说道,“林老弟说得不错,是这么回事,再加上今年夏天的雨水充沛,这稻子不高产不行哪!我估计,我家的粮食能吃一年,不要种麦子都够了。”
林怡然连忙说道:“那怎么行,麦子一定要种。”
朱大叔笑回:“哈哈,我就是这么一说。”
林怡然却从这话中受到启发,一件棘手的事终于可以做了。什么棘手的事呢?咱们等一下再说。
林怡然默算了一下,一千多亩地,按三百五十斤算,粮食超过三十五万斤了,真心不错,终于不要再抢粮了,明年的粮种也有了,太好了!
太平寨子又忙了三天,各家各户的粮食全部归了仓。随着粮食归仓,九月末第一场霜降来临了。
当第一拔大米被舂出来煮成大米饭,大米清香弥漫开时,人们都流下幸福的泪水,终于……终于不要饿肚子。
林氏看着大铁锅里白花花的米饭,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最后干脆蹲在地上嚎啕大哭。林小河从外面进来,摸着他娘的后背,无声的安慰着她。林氏抱着林小河哭的声音更大了。坐在外面等饭吃的其他人,无声的低下头。
林怡然喉头发哽,从凳子上站起来,走出了山洞,顺着山梁子走了下去。路上遇到了耿子,耿子问她,“小河在吗,我想跟他玩。”
林怡然问道:“饭吃好了吗?”
耿子摇头:“没!”
林怡然不解的问道:“咦,怎么不吃饭?”
耿子撅嘴回道:“我爹在家哭鼻子!”
林怡然沉默了,想起昨天晚上,寨子里大大小小不顾熬夜把米舂出来的情景,暗暗叹了口气,叹完之后,转念又想到,一切都好起来了,这是喜极而泣!那就让他们发泄一下吧!
林怡然转身又上了山梁子,不过她没有回自家山洞,而是去了苏大易家,苏小兰刚刚把饭端到饭桌上,见林怡然来了,连忙站起来,“林姑娘你怎么来了?”
林怡然无奈的笑了一下:“我爹我娘在家哭鼻子。”
“呃……”苏小兰惊讶的愣住了。
林怡然笑道:“他们是喜极而泣,没事!”
“原来林伯和林婶是高兴的哭了,吓我一跳。”苏小兰笑笑,问道,“要不要在我家吃?”
林怡然摇头,“不用了,我等一下就回去。”
“哦……”苏小兰连忙搬了个小凳给林怡然。
林怡然说道,“我不坐了,就是来跟你们说一声,吃好饭到我家来一趟,有事跟你们商量。”
“好!”
林怡然说完后就出了苏家山洞。苏大易要出来送送,她伸手制止了,她继续朝下一家而去。
方咏言和凌齐轩两人已经吃上饭了,桌子上,一小石锅米饭,两个素菜,一个蛋花汤,跟锦衣玉食相比,那就太寒碜了,可跟以前的太平寨子比,那就太丰盛了。
林怡然打招呼说道:“都吃上饭了,二位公子!”
方咏言高兴的当下就站了起来:“小然,你怎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