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城陶_作者:甜羹(5)

2018-10-21 甜羹

  应琰少时也算是经历过所谓人情冷暖,官场百态。

  他曾立志,若是将来有机会为官,定要做个实实在在的官。

  在他中了三甲之后,他憧憬过,哪怕只是编到地方做一个县令,他也得做出点实事来。

  但是,他爹为他费尽心思寻到翰林修撰的差事后,他也接受了。

  他接受了一颗想要自己孩子在富饶的都城里安安稳稳过完一辈子的父亲的心。

  他刚入翰林的时候,安慰自己,做好自己的事,在哪里不能做好官呢。

  只是当时自己还是太过年轻。

  觥筹交错,吹捧应酬,他并不擅长。

  欺上瞒下,收受贿赂,他见的不少。

  应琰不是没有反抗过。

  当他被安排了并不属于自己的活儿的时候,当他被推上酒桌轮流敬酒的时候,当他被当作替罪羊承担别人的错误的时候,他反抗过。

  可是结果是什么呢,换来更多的倾轧而已。

  官场,又岂是他能凭一己之力能改变的。

  然而这不是他最害怕的,他最怕的是,总有一天自己会失去反抗的力气,总有一天自己会被同化,总有一天自己会变成那些他从小最厌恶的官。

  那些毫无本事,只凭一身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本事节节高升的官。

  他害怕。

  而他不能反抗。

  慢慢地,他开始沉默了。

  同僚之间提起他来,大多会说一句,哦那个不说话的应修撰啊,跟他聊不起来。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他们喝酒办宴再不叫上应琰了。

  两年以来,与应琰同一时期入翰林的,有很多都已经升到正五品了。其中也有很多跟应琰交好的,劝他“合群些”。

  这个他不想做到。

  应父也深知应琰的性子,他对应琰只有一个要求,不辞官不惹事。

  这个他觉得也快做不到了。

  就在这个时候他被派到了月城。

  幸好。

  他忍牛陶。

  一是因为,他喜欢月城的自由,不想回到京里。

  二是因为,他根本,就没有在忍牛陶。

  这姑娘的这些小伎俩,比起那些大人们的手段,那可有意思多了。

  但是,君子衣冠不整是大忌,毁人衣服这件事的严重后果,应琰还是希望牛陶能够了解。

  所以,他决定。

  找族长告状。

  他穿着这身独特的衣服,接受了一路的目光,走到了族长的屋子,和族长呆了差不多一柱香左右,才走回自己的住处。

  果不其然,之后的三日,应琰的屋子里再没有任何异常出现了。

  因为牛陶被族长看管了起来。

  族长在自己家里直接匀了一个房间,让她住进去。

  强制入住那种。

  一开始毫无意外的,她是自然是骂着喊着要找应琰。

  不过,再过后的三天里,牛陶倒表现得相当乖巧,每日在房里,安安静静地看书,甚至还拿树枝在房间的陶土上练起了汉字。

  族长看着牛陶的样子,越看越觉得……担忧。

  他了解这孩子,她,一定是憋着一口气,谋着什么招。

  ☆、第 3 章

  牛陶的确是在酝酿一个大招。

  就在她“闭门思过”的时候,在她一笔一画写每一个“火”字的时候。

  她的脑子里就没有一刻不想报复回来的。

  她万万没有想到,就她之前那些小打小闹还值得那个京官到族长面前去告状,这些个读书人就是娘气。

  她本来气都差不多要消了,但既然如此,那就怪不了她了。

  她被族长看管起来的日子里,不是没人溜进来救过她,但是牛陶都没走,她就要堂堂正正地走出去。

  然后堂堂正正地把那个京官赶回去。

  她才不像某些人,专门在背后告状,哼。

  五日之后,族长战战兢兢地将牛陶放了出去,还再三叮嘱她,“冒(莫)要搞事啊!”

  这次牛陶再没有应和了。

  不搞事,只是端了他而已。

  于是,刚放出来的牛陶就直接冲到应琰家里去了。

  应琰正蹲在屋前的树荫下逗猫。

  她以一种自认气势汹汹的姿态,叉着腰站在了应琰面前。

  应琰倒是一副不意外的样子,余光扫了眼来人的鞋,眼都没抬,“出来了。”

  哪壶不开提哪壶,牛陶冷冷一笑,“后天未时,上次的溪边见。”